冷链沦毒窟 公路水路防控硬起来
11月3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东高地街道市场监管所的执法人员,核查超市内的进口冷冻食品追溯资讯。(新华社)
本月以来,大陆多地出现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案例。近日,大陆交通运输部印发《公路、水路进口冷链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术指南》,对港口和冷链食品运输的防疫工作进一步的规范。从出厂到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在装卸、运输等公路、水路运输各环节中新冠病毒污染的防控,以预防从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受到新冠病毒感染。
指南要求,在冷链物流过程中,不能使货物直接接触地面,司机及随行人员应当避免与工作人员有不必要的接触。港口工作人员尽量避免与船员发生直接接触,进口冷藏货柜箱拆箱作业当中,人员应相对固定,实行闭环管理,至少每周展开一次核酸检测。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通报,天津1名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曾接触货物的同批货物流入福州市、泉州市,涉冷冻猪前蹄髓、猪肋排、鱼等产品正在查验;由福州市马尾区一冷库运装发往山东省临沂市的一批马来西亚进口带鱼表面,检测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样本阳性。
厦门15日在例行抽检发现1份进口冷冻猪肉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该批法国进口猪肉10月14日运抵厦门储存至今,整批冻品未使用,没有流入市场。
甘肃要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商务部门根据各地实际需要设立「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所有进入甘肃进口冷链食品,必须全部进入指定总仓。凡从甘肃省外购进口冷链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食品预计到达24小时前,向目的地县级市场监管部门报备。
大陆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解释为何会密集出现冷链食品检验呈阳性,首先是境外新冠疫情变得更加严峻,使得新冠病毒污染的机会增大;其次由于温度降低,冷链环境使得病毒存活时间更长,也为病毒提供了远距离传送的载体;第三是各地加强对冷链产品检测工作,使得污染物品及时发现。
吴尊友表示,冷链环节疫情防控要做好三项检测工作,一是对所有从境外输入的物品,以及外包装和环境进行检测;第二、要对传送、运输国际货品的载体,包括货柜箱进行环境采样;第三、要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及早发现病例,及时扑灭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