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時程一再延宕 碳費成了「碳排折價券」

环境部昨宣布碳费延到二○二六年五月才要征收,且配套多项优惠措施,引发环团抨击对碳排大户「胡萝卜」大放送,不利达成减碳目标。 图为高雄大林蒲石化厂。记者刘学圣/摄影

碳费三子法在各界漫漫等待下总算在昨天公告,但碳费费率依旧难产。让外界意外的是,碳费原规画今年开征、明年缴费,如今却变成明年开征、后年才缴费,时程一再延宕,环境部长彭启明日前才高喊二○三二年减碳百分之四十,面对这种向企业财团妥协的「落漆」起手式,恐将坐实只是个净零的「口号部长」。

面对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进口到欧盟的水泥、钢铁、肥料及电力等产品,须于进口国申报进口产品的碳排放量,该机制已于去年起试办,将在二○二六年正式课征进口商品的碳关税。

由于时程紧迫,我国为因应CBAM,并加速产业转型、提高竞争力,原规画以二○二三年排碳为收费基础,今年就开征碳费;去年八月环境部升格揭牌,随即改口以今年全年的排碳量为计费基础,企业明年起才开始缴纳碳费。

时隔一年,环境部升格满周年,碳费相关子法姗姗来迟就算了,碳费再延后一年征收,连起征费率都没有结论,若没有上位的政策指导,环境部恐不致于冒政策跳票的风险。

至于新任环部长彭启明上任之初言明选择勇于承担,日前也宣布追求二○三二年减碳百分之四十的目标,但减碳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碳费,环境部一再延后征收时间,正好吻合工商界长期反映的成本压力,却可能让彭部长的减碳目标变得遥不可及,所喊的减碳口号沦为只是口号。

环保团体多次指出,高碳泄漏风险行业竟享有碳费优惠,如同碳排大户要减肥,教练还给糖吃,污染者付费的精神大打折扣,碳费被戏称「碳排折价券」,环境部要如何面对台湾的净零转型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