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民用信号互通 陆北斗导航系统兼容美国GPS

中美两国代表签署联合声明,北斗与GPS全球两大卫星导航系统将实现射频兼容、民用信号互通历史性合作。(图/翻摄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中美最具权威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和GPS,在两国代表签署联合声明下,将实现射频兼容、民用信号互通的历史性合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强调,中美卫星导航合作具有广阔前景,加强北斗与GPS系统间合作,将会带动诸多领域创新发展,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消息指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主任与美国国务院空间和先进技术办公室戴维.特纳副主任,日前已签署《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提出北斗和GPS两套系统在国际电联(ITU)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实现民用信号互操作,并将持续开展兼容与互操作合作。

资料显示,GPS(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国防部研发和维护的中距离圆型轨道卫星导航系统,可为地球绝大部分地区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和高精度标准时间。北斗则是中国开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运用传感、自动化、定位追踪和数据处理智慧化技术。

▲11月5日19时4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图/翻摄自新华网

大陆在11月5日晚间成功发射2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根据计划,中方2018年年底前后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2020年左右,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实现全球服务能力

北斗作为世界上唯一的由3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未来除具备导航、定位、授时等基础功能,还将增加搜救、全球位置报告、星基增强等拓展功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人力资源部主任林玉南表示,「截至目前,所有的北斗卫星均从这里飞向太空成功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