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构成后...陆拚国产导航晶片研发 摆脱美GPS制约

大陆推动国产导航晶片研发,用于北斗系统。(图/翻摄自央视网

记者陈政录综合报导

大陆北斗3号「收官之星」今天上午成功发射,象征耗时26年后,中国大陆终于有望在今年构成自主、可提供全球服务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据《央视》报导,下一步,大陆国产北斗晶片技术也将逐步成熟,「从最初的全部进口到现在的自主研发」,好逐步替代国外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报导进一步指出,近期,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了《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大陆国产北斗兼容型晶片及模块销量突破1亿片,大陆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6亿台。

▲大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于23日上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图/翻摄自人民网

据了解,在中国大陆还未建成北斗系统前,与世界各国一样,在大量民用,甚至部分军用领域,均以美国自1970年代起,耗时20多年打造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主,美方除借此赚取大量利益,亦在国际事务上保有话语权

为摆脱对美依赖,建构自主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大陆耗时26年,以「三步走」战略发展北斗系统,首先以2颗卫星构成北斗一号系统,提供大陆境内服务;接着用16颗卫星组成北斗二号系统,克服1号的缺点,在定位、测速、授时、通讯服务的精度上都有更进一步的提升,服务范围涵盖亚太大部分地区

最后就是北斗3号,由30颗卫星组成,达到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的目的。其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于今天上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后,大陆北斗3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部署全面完成,计划今年具备提供全球性服务能力

《央视》报导称,在北斗导航系统研发初期,大陆市面上大部分的导航终端还都要依赖国外芯片,另2007年以前,就连北斗接收机的晶片,也均由国外企业提供,这些关系国家安全的核心器件制约了北斗的整体建设发展,直到2004年,北斗2号系统开始建设后,在国家的扶持下,自主研发的晶片才得以快速发展。

脑公!你不可以赖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