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实的「壁」

▲这不是PS照,墨西哥这条道路好像一道「墙」,将贫富两个世界完全隔开,而类似情形在古今中外都时时可见。(图/取自网路

陈鸿逸

同学们对于文学课的反应有时取决于教材,有趣、符合他们兴趣或能够引发感触的教材往往会使课程变得不太一样。之前在拟定课程大纲时,曾一度考虑是否要将简国贤的〈壁〉纳入。原因许多,一方面这是篇剧本学生过去学习经验较少可能较无法理解剧本的叙事结构美学;另一方面还是简国贤的〈壁〉描述的是二战结束后,台湾社会陷入的贫富差距阶级对立以及人性课题距今已超过半个世纪的内容,是否符合当今的社会现况呢?而且二战结束后的物质条件与现在一比,早是两种状态。种种下来,使得〈壁〉一文游荡在课程大纲边缘

正当如此想时,报章媒体斗大的联开宅「贫富墙」映入了双眼,这是二战结束后的报纸标题吗?我们又回到了战争饥饿与动荡的不稳定中了吗?

据闻,〈壁〉表演时,舞台会从中画出两个区块,中间隔着一道墙,一边住着失业人们小家庭,另一边住着囤积米粮发国难财的商人,这道墙划开了两个截然不同世界。当二战结束,随着中国局势演变加上当局管治台湾的不当,遂引发了社会、经济的种种不安。通过「壁」的道具联结阶级、贫富对比,对当时社会做出有力的讽刺批判,是相对容易理解、效果佳的剧本。查询相关资料可以得到,「壁」兼含两层意义,是一种阻隔、隔离,表现出当时台湾社会面临严重的贫富差距与阶级问题;另一作「弊」(台语)之意,投射出去「人民」外的社会现象,并对阶级作了最有力的讽刺。

时空回到2015年,台湾进步了吗?也许吧,也许等到六十年后又会有人谈起(壁)和「贫富墙」的事了。而我应该也会在课程上谈一下这篇既具历史现实作品

喔,忘了说〈壁〉里面有个「僧侣」的角色,怎么意外地也从二战结束时来到了2015年的社会,历史的巧合妙喻不就在这里,奇哉奇哉……

作者陈鸿逸,彰化师范大学博士生。以上言论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