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的力量 台达电永续经营哲学

「环保传教士」台达电创办人郑崇华提出各式节能方案、兴建绿建筑,成为全球节能智囊。 (王英豪摄)

(天下文化出版)

一九五○年代初,台中一中偌大的操场上,经常有一位个子不高的少年,晚上会数着天上的星星,思念着因战乱而分隔两地的家人。

那是青少年时期的郑崇华,只身在台的他,必须忍受着孤寂的生活,并把学校当成家一般看待。

郑崇华十三岁随三舅到台湾读书,一年多后,原本在台中一中任教的三舅,找到其他工作离开台中,留下他一个人在台中一中继续高中学业。

只身在台 半个馒头之恩

学校开课时,宿舍食堂开伙,他不用担心三餐;但放寒暑假时,大家都回家后,食堂不开伙,他就常为自理三餐而苦恼。

当时台中一中有二十来位单身老师住在教师宿舍,老师们会自费组伙食团,三餐有厨工煮食。若有老师外出时,有时饭桌会有空位。一位特别疼爱他的数学老师汪焕庭,知道他没饭吃,就会叫他去补空位,打打牙祭。至今,他仍相当感谢汪老师的关爱和照顾,让他在困窘的生活中,获得一点温饱。

如果没有免费的饭吃,怎么办?

「就从后校门翻过围墙,出去买馒头吃。」郑崇华说,因为生活费有限,平常连一碗阳春面也舍不得吃。不过,学校后门口,有位退伍军人自制贩卖山东馒头,又大又好吃--重点是便宜。

有一天,他照往例买了一个馒头。「一个够不够啊?吃得饱吗?」山东老兵问道。郑崇华没吭声。「再送你一个。」老兵多拿了一个馒头给他。

「我吃不了一个。」他连忙摇手说。馒头很大,吃一个不够饱,两个又太多。老兵就撕了一半递给他,另一半自己吃。

「他一个人在台湾,日子很辛苦,自己很省,怕我吃不饱,却不吝惜把馒头送给我吃。」郑崇华说着近七十年前的往事,缅怀着两人彼此惺惺相惜的情谊。

「我应该回去找他们的。」他悠悠地说。半个馒头、免费餐饭的恩情,他感念一辈子。但昔人已故,无法当面对恩人致上最深的谢意,是他心中永远的遗憾。他把无法实现的感恩心意,化作福田的种子,汇聚成回报的能量,在事业有成后,郑崇华也设奖学金与捐助学校,让更多清寒学子可以专心向学,不为生活所苦。

当年,郑崇华以校为家,为养活自己,除了在学校打工,赚取微薄的收入外,还请领闽北同乡会奖学金,金额虽不多,但贴补部分生活费用,不无小补。

得之于人者太多,他始终惦记着受人点滴,期待他日能涌泉回报。

受人点滴 涌泉以报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十九日,台达电子股票挂牌上市。那一年,借着股票上市的光景,郑崇华一口气捐赠台大、清大、成大等大专院校和母校台中一中,于各校设立「台达电子奖学金」。逾三十年来,已嘉惠上千名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事实上,郑崇华早在事业有成,行有余力时,他就开始回馈社会和家乡。

例如,早在一九七九年,他在担任财团法人台北市闽北同乡会理事长时,提供奖学金资助台湾优秀的学生和清寒子弟。一九八九年,再开放大陆闽北地区学子跨海申请奖助学金,嘉惠两岸学子。

回忆小时候在水吉乡的生活,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岁月,加上感念父亲的教导启发,一九九八年,郑崇华及太太谢逸英以他父亲之名,共同出资设立「郑政谋奖助学金」。郑家世居建瓯市,秉着回馈乡里的胸怀,以闽北地区建瓯、建阳、武夷山等地区高中毕业,考上大学的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颁发奖助学金资助他们向学。

二十余年来,郑崇华夫妇捐资帮助逾1300名来自闽北的贫困大学生一圆大学梦。

员工进修 老板补助

郑崇华对待员工如同自己的子弟般,如果员工有进修的需求,他都愿以实质的补助,支持员工积极学习的上进心。

陈锦明,现任台达资通讯基础设施事业群协理,是郑崇华印象中第一位资助进修的员工。当时是在现任台达资深副总裁暨乾坤科技董事长刘春条的举荐之下,由公司资助他持续进修,后完成学业也持续在台达服务。

郑崇华也曾因台达能训练出优秀工程师,让日本客户感到非常惊艳,后来甚至拜托郑崇华帮忙,在台湾招聘工程师去日本。后来在与同仁讨论后,干脆就送三位同仁到日本客户端帮忙,也让台达的工程师能学习到客户端最新的技术。不过,最戏剧性的故事,则是台达电子前副总裁暨零组件事业群总经理,许荣源的故事。

一九七二年,许荣源十九岁,高工刚毕业,那是台达成立的第二年,报到后即被录取进入台达工作,但工作后不久,他被征召服兵役二年,退伍后重回台达。

十八年后,一九九○年,那时台达已跨出国际化的脚步,许荣源已年近四十岁,新竹高工机工科毕业的他,深感所学已跟不上公司成长的步伐,他决定申请留职停薪,赴美国进修自我充电,一方面加强语文能力,一方面充实专业知识,同时扩展国际视野。

郑崇华得知许荣源的出国进修计划,大力嘉许。体恤员工的他,马上想到,可以由公司提供生活补助费用的实质帮助。但许荣源听到老板的想法后,连忙说:「既然申请留职停薪,怎么可以再跟公司拿钱!」他早已安排好财务规划,因而婉拒郑崇华的美意。许荣源后来学成后也回到台达,最后也选择在台达退休,年资长达四十年。

郑崇华具有培育人才的前瞻思维,卓越的研发创新能力,更是台达公司成功的关键。公司每年编列大笔预算,提供员工在职受训或出国进修;以二○一九年为例,台达全球培训支出约新台币3亿元。

相关部门在制定进修制度时,曾有人建议,强制性要求受训员工签署服务三或五年的留任合约,但郑崇华却极力反对。他语重心长地说:「契约只能留住人,而不是他的心。」向来带人带心,他深谙人性管理的真义。

郑氏经营心法

带人带心,「契约只能留住人,而不是他的心。」

受人点滴,他日行有余力,就涌泉以报,回馈社会。如果员工有进修的需求,老板应该要支持员工积极学习的上进心。

培育人才的前瞻思维,卓越的研发创新能力,是台达公司成功的关键,因此不吝于每年编列大笔预算,提供员工在职受训或出国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