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疼惜台湾 永续经营
企业经营以获利为主,但赚钱有道,绝不能伤害人事物,尤其是我们成长的土地。对土地友善、让身体健康、赚得财富,这才是永续经营之道。
文/洪宝山
六月十日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看见台湾》导演齐柏林在执行拍摄过程中坠机身亡,让续集成了他未能完成的梦想。
二○一三年上映的《看见台湾》是第一部在戏院上映,以全高空拍摄画面,讲述台湾环境现况的台湾电影,具备历史意义。透过这部片,让大家看见了台湾的美丽,但也看见了台湾的丑陋。在齐柏林的镜头下,看见了各种环境面对人们的开发而造成的改变、破坏和伤害,看见台湾土地累积了一道道的疤痕,海洋沉淀了一层层的污染,这是我们真真实实居住的台湾,而这些千疮百孔,造就了多少人的财富?
真心疼惜台湾,绝不会如此残害台湾。
一九五○年代,台湾获得美援发展塑胶及轮胎工业,躬逢其盛的台塑也成了股王,曾几何时,六轻被指为空气污染、致癌的元凶,环保意识抬头,企业必须转型。
齐柏林镜头下的后劲溪被染橘,太鲁阁新城山被挖空,之所以如此,都是企业恣意而为,为了生产将废水排进溪流,为了采矿挖空山脉,这样的台湾还能支撑多久?还能被蹂躏多久?
企业经营以获利为主,但赚钱有道,对于业绩我是锱铢必较,成本、毛利等要严加控管,不做无谓的浪费,但绝不能伤害人事物,尤其是我们成长的土地。而当我们更用心爱这块土地,会发现它可以回馈我们更多。
我举有机农业为例,当大家舍弃使用化肥、农药,改有机农法来种植农作物,一来减少土地污染,二来可以吃到干净的食材。健康意识抬头,用心经营有机农业的小农或企业也能从中获益,这完全符合我所提倡的「理财、理善、理健康」,对土地友善、让身体健康、赚得财富,这才是永续经营之道。
可惜的是,有一些企业家并不这么想,只见其不断地残害台湾,赚取不义之财,相信也难经营出「幸福企业」,无法聚拢员工向心力、激发员工潜能、带来企业创新,又何来永续可言?
为了经济发展,我们已经伤害这块土地太多,错误的过去必须修正,现在不做以后一定会后悔,企业首当其冲,必须扮演领头羊角色,而全民监督的力量更可发挥,让不良企业无所遁形。
因为,台湾只有一个。
【详细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理财周刊》第877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财产权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