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中華民國論述難掩「綠色轉型正義」的撕裂
赖清德总统近来频提「中华民国」相关论述,日前并在民进党中常会上指出,中华民国是团结国人的最大公约数。 路透
赖清德总统近来频提「中华民国」相关论述,日前并在民进党中常会上说明,中华民国是团结国人的最大公约数。然与此同时,民进党的转型正义工程,却逐步进入深水区。这使得所谓的「中华民国论述」,仿佛只是绿营用来包装「去中国化」的工具。
绿营推动转型正义,起自前总统蔡英文执政时期,但当时主要聚焦在讨国民党党产、公布白色恐怖档案、平复白色恐怖受害者名誉等象征性或针对政党的作为。但赖总统上任后,不但任命意识形态鲜明的顾立雄担任国防部长,亦实现「三军仪队撤出中正纪念堂」,还将蔡政府时期草拟却迟迟未送审的《不义遗址保存条例》草案,提交至立院审议。
若干与转型正义有关的「个案」处理,显示赖总统似正加速深化「绿色转型正义」。其一,是加快着手移除故总统蒋中正的铜像。其中又以国有财产署藉「占用国有地」之由,发函屏东新园乡中兴社区,促其尽速移除蒋中正铜像,引发最大争议。因中兴社区居民是大陈义胞后裔,对蒋中正感念极深,希望能保存铜像。最后是国民党立委苏清泉出面协调,「拆铜像」危机才暂告解除。
另一起个案,则是立法院前院长游锡堃建议,将宜兰「中山国小」改名为「渭水国小」,赖总统大表赞同,并请文化部和宜兰县政府共同讨论更名事宜。此案荒谬之处,在于中山国小改名无关「正名」,仅因该校是蒋渭水的母校。如果赖总统真的重视中华民国,岂会对于以中华民国国父命名的学校改名,如此轻率允诺?
日前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员会初审的《不义遗址保存条例》草案,更是集「绿色转型正义」偏狭史观之大成。所谓「不义遗址」,本应含括所有侵害人权事件的发生地。但蔡政府时期挟立法院多数通过的《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将转型正义时期定义为「民国卅四年八月十五日起至八十一年十一月六日止的威权统治时期」。难道「侵害人权事件」,只发生在国民党威权统治时期?而「不义遗址」不仅排除荷西、明郑、清朝时期,甚至连曾经发生多次大屠杀、反人权与民主事件的日据时期,都被排除在外。所谓「转型正义」,既不是为转型,亦不是为正义,仅是为凸显民进党的独派史观和反国民党立场罢了。
从「中兴社区拆铜像」和「中山国小更名渭水国小」事件,足证民进党的转型正义史观,不仅不是「全民共识」,甚至是把自己意识形态强加到不同立场者身上的威权作法。赖总统一面高喊「中华民国是团结国人的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却以「去中国化」为核心的独派史观,对于不同史观与立场者,完全无视其存在,甚至迫其改变,如此何能侈谈「团结国人」?
其实,「中华民国是国人的最大公约数」,既是民意现实,也是两岸维持和平的要素,赖总统和民进党不能「偷换概念」,将中华民国「转型」为独派窃用;更不能以民进党意识形态深化「绿色转型正义」,并在朝小野大局面下,借由高度政治争议议题挑起蓝绿之争的手段,从中获得政治利益。
欢迎「务实的台独工作者」务实回归中华民国!如果赖总统真心重视中华民国,就应回归中华民国宪法和宪法增修条文,扬弃「新两国论」。如果绿营真的要落实转型正义,就应放下「绿色转型正义」史观,正视历史真相,而非撷取片面历史,服务政治目的。否则空喊「中华民国」无法团结台湾,「转型正义」也只会撕裂社会,造成更多不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