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策/「繁花」給兩岸的再回首

王家卫《繁花》中呈现的霓虹灯充斥的黄河路。图/取自《繁花》剧照

大陆电视剧「繁花」火爆了两岸三地,剧中描述三十年前充满机会和希望的上海,同一时间的台湾,则是欣欣向荣、钱淹脚目。「繁花」带着两岸民众再回首他们的九十年代,也指引着年轻人对未来再繁荣的期待。

一九八七年台湾解严开放大陆探亲后,上海成为台湾人最先前进大陆的主要城市。从此,上海与台湾有着密切的连结,台湾人带进了资金、技术、人才甚至文化,他们开工厂、设公司、乃至定居落户。「繁花」里黄河路、外滩、南京路,以及各式餐饮、外贸商业、社会发展等,都有许多台湾人的参与和贡献。

剧中的经典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冬天里的一把火、安妮、爱拚才会赢、我是一只小小鸟、无言的结局、再回首等,在当年、现在,这些台湾名曲都深入上海(大陆)人心,一幕幕场景也勾起众多台湾人似曾相识的回忆。全剧五十七首的插曲中,以「再回首」出现最多(共达五次),或可映射两岸这三十年来的写照。

从政治面,两岸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开始的政治接触、谈判,到九十年代末和平饭店里的辜汪会谈,再到两岸交流下的错综复杂,两岸一路走来,从来都是荆棘密布。

经济面,剧中多次呈现兴建中的东方明珠塔,代表着当年上海的大开发,黄浦江上的多座大桥、市区的多条高架道,以及上海港的扩建等都在那些年先后启用,剧末宝总最后的落脚地浦东川沙(如今的迪士尼乐园区)也蓄势待发。回看台北,有捷运(地铁)工程与信义计划区的都更,但台湾开始戒急用忍,亚太营运中心胎死腹中。

「繁花」也明显表达经济成长不能光靠金融市场,从A先生、发根、金老板、强总,玩股票的不是死亡就是入狱,宝总最终也走向破产;反倒是做实业的范总、汪小姐、玲子,乃至陶陶,他们都能平安过日甚至发扬光大。回首九十年代初的台湾股票一夕崩盘的过往仍历历在目。宝总破产后引用「飘」里说的「唯有土地与明日同在」,也印证两岸三地这些年来,「有土斯有财」颠扑不破的真理。

从文化面,台湾人到上海并重新认识大陆这块土地,了解他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也带来不同的生活、管理方式、时尚与流行音乐、文化创意,例如登琨艳为苏州河、杨树浦的旧厂房活化再造,为上海保留了这些文化资产,留下了宝贵的祝福。

从社会面看,一如剧中宝总所说的:「我们要感谢这个时代,只要我们有眼光、只要我们有双手,我们就有未来」,而这正是三十年前胼手胝足赴陆打拚的台商们真实写照,只要努力就有机会。此外,宝总周旋在多个女子之间,当年的台商凭着经济优势留下的感情债更多,事业打拚与感情纠葛交错,记录了当年两岸社会发展的轨迹。

「繁花」透过饮食男女,呈现了山河岁月、时代变迁。很多台湾观众(尤其那一代的台商)看后心底感触很多,他们回想着那些年,相约在太平洋百货(淮海路与徐家汇店)、带着克莉丝汀饼屋的点心、吆喝去钱柜KTV唱歌,而这些台湾企业如今都一一退出了舞台,如同黄河路的饭店过眼云烟、旧去新来。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大陆跳跃式的发展让世人惊讶,台湾过去的优势早已被取代,让大陆人羡慕的「劳保、健保、一九九吃到饱」已成过往。大陆从硬体的电动车、无人机到软体的微信抖音小红书,再至影视文化娱乐都已反超台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回首,恍然如梦!

两岸同在九十年代充满活力、百花齐放,如今同样面临各自的问题,大陆经济成长走缓还面临通缩困境,台湾则是低薪与产业滞步不前。展望未来,两岸应少点政治、多点理解多点情感,才能营造和谐共荣的环境。盼望两岸关系如「繁花」所说,「赤子之心常在,期待下一个冬去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