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视界:许维鸿》 如何看待大陆统计资料挤水分

笔者认为,一方面,经济资料统计的过程中,误差是难免的;另一方面,少数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夸大局部GDP总量和财政收入的行为,确实要严厉问责、特别是要追溯造假的始作俑者。同时,本着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态度,在大陆政府制定的「十三五」期间,尽快、甚至是鼓励现任官员挤出地方政府的统计资料「水分」,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当地百姓福祉和企业良性经营,实事求是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陆的宏观经济统计,由于国土面积巨大、东西南北地域发展背景差异,一直是金融市场讨论的焦点问题。例如,所谓地方政府GDP总和超过大陆GDP总量的「怪现象」,有统计方法和统计管道差异的原因,也不全是地方「资料造假」惹的祸。总体来说,大陆中央政府统计的资料科学性是有机制保障的。特别是对于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来说,在增值税领域是难以造假的,也不会配合地方政府吹牛,因此统计资料是可信的。

相较而言,笔者认为更应该关注GDP增速的指标意义,其指标意义大于总量资料意义。

对于金融市场而言,GDP增速的指标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联性是核心问题。因此,金融研究者持续跟踪货币供给总量M2增速与GDP增速间的货币杠杆利率,是比学院派研究者诟病大陆地方政府「吹资料」更务实的做法。除了「锚住」货币增速外,GDP增速的横向对比资料,包括诸如发电量、用电量、海关进出口、各级财政税收、社会零售总额等「难以造假」的硬性指标,也可以用来判断实体经济的热度,最终指导投资。例如,2016年全球发电量合计约为25兆千瓦,大陆为6.14兆千瓦、占比25%,稳居全球第一;2016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出口资料显示大陆的比重达到11.5%,对比GDP总量80兆元,基本上大致规模是符合的。

另外,大陆统计资料挤水分也是为了更好地改革与发展。地方政府统计资料造假严重削弱了政府威信,侵害了一方百姓和企业家的利益。宏观经济新常态下,大陆经济转型升级要重视省域经济、县域经济、城乡差异性,统计资料尽快挤水分有利于新一届地方政府官员「轻装上阵」,尽快制定符合实际的新发展模式。

大陆地方政府官员考核的「唯GDP论」,促使地方政府通过盲目的平台债务扩张,通过金融杠杆这种在统计资料层面「效果强、起效快」的方法来「提高」GDP。这种「打鸡血」的做法实际上严重剥夺了当地百姓分享经济增速的权利,在造成了很多地方GDP增速的纸面资料的升高的同时,并没有实质加快老百姓实际生活水准的提升速度,使得地方经济实质上成了中看不中用的「面子经济」、「政绩经济」,而非人民有幸福感的「民生经济」,背离了GDP规模发展的「初心」。因此,大陆目前打碎这种「靓丽」GDP增速的虚假外衣,目的就是遏制地方政府盲目的债务扩张,尽快遏制持续的财政状况恶化,尽量把新增转移支付和财政收入用以产业培育和改善民生。

同时,一个市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一批有活力的企业和一批有激情的企业家。地方政府造假GDP统计资料、虚增财政收入,往往最终要转嫁到地方国企,要求「更听话」的国有企业多为地方经济增长「做贡献」。这种行为在打击了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往往也会蔓延到当地民营企业的竞争环境,最终严重扭曲县市的产业结构,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是非常不利的。

在大陆中央政府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初见成效,各地方处理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大、债务高企这三大经济问题的背景下,尽快卸下「靓丽」GDP资料的包袱,停止资料「注水」行为,是对地方政府官员、百姓民生、国有企业经营、产业竞争环境都有利的措施。在宏观上,没有自下而上的资料挤泡沫,也就谈不上停止依靠大规模融资刺激经济、谈不上遏制金融杠杆与「地方债」恶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作者为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