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视界》矽谷抄袭大陆?

对大陆民众来说,一只手机在手,甚至一款微信APP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出门,预约「滴滴打车」,通过互联网定位所在地,打车平台自动筛选最近的司机来接送,到达目的地后,通过微信即可完成支付。吃饭,通过「大众点评」可以筛选口味、服务、环境均可的「星级」餐馆就餐,亦可通过「美团外卖」或「回家吃饭」订餐,半小时左右,附近的餐馆或民众家里的厨房就能送过来,交易不用现金,微信或支付宝买单即可。

赴外旅游,通过手机APP可以完成攻略、机票、酒店、旅行团预订一条龙服务。甚至去市场买菜、在街头买便当,都可以用手机「扫一扫」结算。

这引得美国效仿。即时通讯服务Snapchat和Kik,通过让用户使用智慧手机的摄像头拍照,使用条码来连接使用者和分享资讯;Facebook正在Messenger应用中植入约车和支付功能;Facebook与Twitter都已推出了视频直播服务。这些技术在大陆已流行。

为什么大陆能够在此波全球移动浪潮中逆袭?原因有四:一是后发优势。许多大陆民众第一台上网设备就是智慧手机,直接接入移动互联网,大大缩短了从PC端过渡到移动端的时间。移动互联网的易带、便捷性又大大激发了社会需求。

二是政策环境。当前经济下行,大陆政府积极培育新动能,创新创业政策因应而生。「双创」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激励了社会创新,大陆社会整体和个人创造力也被大大释放。个人资产经过几十年的孕育发展已初成规模,资金市场快速成熟。

三是大陆巨大的消费潜力是动力来源。淘宝「光棍节」、京东「815活动日」销售金额屡创新高,显示大陆消费市场内在空间广阔,移动互联网进一步促进了民众消费欲望,也改变了民众消费习惯。

四是竞争带来的效应。大陆互联网四巨头(BAT+京东)争相推出新的服务模式,一些中小型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也在奋力求新求变。大、中、小互联网公司互补、竞争格局推动了互联网市场整体不断发展。以微信为例,作为一款移动社交软体,微信已经将相关功能开发到了极致,但仍有创业者认为,互联网社交服务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并潜心研究超越微信的社交服务新模式。

据统计,大陆移动互联网用户达9.8亿。10到29岁的青年群体占据51.3%,而社交、资讯、娱乐成为三大最主要的使用场景。

未来大陆移动互联网市场还将有更多潜力待开发,除了三大需求之外,移动医疗、移动教育、VR直播领域都会有可见的创新和服务模式涌现出来。矽谷已经开始「抄袭」大陆了,台湾是否该合作、超越呢?(作者为大陆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