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奕》为何大陆让利无助两岸统一

(本报系资料照片)

中国大陆海关总署2月25日透过「海峡两岸农产品检疫检验合作协议」平台,通知因台湾凤梨多次检出介壳虫,将自3月1日起暂停我方凤梨输入。大陆担心一旦有害病虫传入,将对大陆农业生产与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大陆认为这是正常的安全防范举措。当然双方都知道这是表面理由。今天禁台湾进口的凤梨,下一次会不会是其它水果?再下一次会不会是台湾水产呢?

大陆多年来对台贸易逆差高居不下,特别是自2008年马英九当选为台湾领导人以来所维持的高额逆差,在争取台湾民心方面差强人意的结果则是有目共睹的。在巨额让利了多年之后,台湾社会选举了大陆最不愿意看到的,具有强烈台湾独立意识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为总统,而她4年后并得以连任。很显然,大陆的「让利」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很多大陆民众深感气结,直指台湾人就是白眼狼,对他们让利纯属是肉包子打狗。大陆民众这种情绪上的不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台湾民众感受不到大陆如此慷慨的善意和诚意呢?很多分析给出很多理由。其中最醒目的理由就是两岸之间政治制度的不同,而台湾人民希望生活在民主自由的制度之下。诚然,两岸之间确实存在很多的不同。但是,随着大陆的不断崛起,两岸之间的很多差异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在一些领域,大陆已超越台湾,走在前面。同时,正因为两岸之间仍存在着差异,大陆的对台政策就愈发显得重要,因为这种政策的目的就是要结合目前的实际状况,不断推动两岸朝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

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大陆正在重新审视多年来推动的让利政策。也就是,让利政策究竟是推动还是阻碍了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人们为什么希望加入另一个集体(例如国家、地区、一股势力、一个团体)。

也许台湾有不少人怀着同为炎黄子孙大中华情结,认为自己本就是中国人。一场内战让两岸人民暂时分离,但中国迟早要统一,只是方式的问题和时间的问题。这以老一辈生长于大陆后来到台湾的人以及特别珍惜中华文化和血缘者为主。

但台湾目前有更多的人并不认同中国。如果一场新冠肺炎都会被许多台湾人幸灾乐祸地用高度歧视性的字眼,叫成「武汉肺炎」和「中国病毒」,这些人很难期待他们能有大中华情怀。而这种反中、怨中、仇中抗中心态,正被民进党刻意撩起。

很显然,人们希望加入到另一个集体是因为人们可以得到以前得不到的好处。如果加入这个集体后没有好处可得,甚至正在享受的好处还可能丧失,人们自然不会要求加入这个集体。此外,在正常情况下,为了得到所向往的好处,人们必须要做出努力。而只有经过努力所得到的幸福和好处,才真正值得珍惜。人们往往不珍惜垂手而得的好东西,就因为它来的太容易了。之所以,大部分巨额彩票的得主往往结局都很悲惨,就因为他们不知珍惜这上天掉下来的馅饼。

我们再回头来审视大陆对台的让利政策。多年来大陆每年通过贸易逆差给台湾送去800至1000亿美元的红利。以经济部1月8日公布,2020年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额达1514.52亿美元,创历年新高,同比增长14.6%,占台湾总出口额的43.9%。大陆(含香港)稳居台湾地区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顺差来源地。2020年台湾总出口额为3452.76亿美元,同比增加4.9%;进口额2864.86亿美元,同比增长0.3%,贸易顺差587.9亿美元。若扣除对大陆(含香港)的贸易顺差866.73亿美元,台湾2020年进出口贸易则出现逆差。

而以1月14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了2020年全年进出口贸易的统计结果,大陆对台湾的贸易出现最大的逆差。2020年全年,大陆(含香港)对台湾出口601.41亿美元,从台湾进口2006.64亿美元,逆差1405.23亿美元。

试问,如果两岸统一后,台湾逐渐成为中国的普通一省,中央政府还会每年给台湾省这样的巨额补贴吗?这将令人难以想像。即使中央政府有心,其他各省也一定不会答应。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两岸统一后,台湾目前所享受的经济上的巨大好处一定会失去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同样的道理,2015年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审议了《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权益保护规定(草案)》。该草案拟赋予台胞及其家属与上海市居民同等待遇,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可就近进入幼儿园和中小学就读,按照规定申请公共租赁房等诸多优惠待遇。而很多来自大陆其他省份在沪工作多年的人根本享受不到这些待遇,因为户籍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试问,两岸统一后,上海市还会持续这个政策吗?其他省分人会容忍这种现象继续存在吗?除非上海决定永远给予台湾这种特殊待遇。

当台湾南部农民的农产品销售问题遇到困难时,大陆方面为展现善意,高价收购。从2011年起截至2020年,台湾每年从农产品出口到大陆得到的利润就高达10亿美元。试问,大陆任一省份如果农产品销售不好,中央政府会大包大揽地买下来吗?如果统一后台湾逐步变成普通一省,这每年的好处还会有吗?

至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撇开两岸的政治制度不谈,两岸统一后,台湾民众从大陆让利所享受到的好处将很有可能会随之逐渐消失。在这点上,台湾人看的是很清楚的。任何人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位置上都会想,如果统一后好处尽失,为什么还要统一?

两岸关系紧张一段之后,希望台湾选民还会再摇摆回来,选举国民党人士上台,如此才可以继续接受大陆的好处。此外,台湾并没有经过任何努力和奋斗就轻易获得如此大的好处,也使得很多人对此并不珍惜。这也就是为什么台湾社会上竟然充斥着视大陆提供的让利如无物,理所当然,甚至还不够的现象。由此可见,大陆的对台让利政策不仅没有推动两岸统一的进程,恰恰相反,这一政策反倒为统一设置了障碍,因为它让许多骑墙的台湾民众担心失去既有利益,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尽力避免统一,永远维持现状才好,进而才能继续拿到大陆让利的好处。

当大陆至今仍在推动对台让利,强调除了坚持一中、反对台独不会变,同时「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的决心和诚意不会改变」,并进而推出了新的各项对台优惠政策,以期吸引台湾民众的心。最近大陆国台办一直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春暖花开的东风雨露。大陆希望台湾的执政党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从而尽早结束两岸「停摆」的状况,让两岸互动得以恢复,从而使得经济上的让利政策重新得以进行,以免经济「制裁」持续的时间太长,让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渐失。

先用简单的两家人和一家人的关系来说明。我们来看两家邻居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两家经常热情来往,互相帮助,日子长了,双方的好感就会不断加深,两家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紧密,好的就像是一家人那样。但是如果其中一家希望另一家的女儿能嫁到自己家来,此时两家关系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有女儿的这一家关注的就不再是两家之间的来往了,而是对方家庭内部的情况了。如果对方两个老人都常年卧床不起,以致家里常常举债度日,很难想像父母会同意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如果对方为达此一目的常常做一些事情以表达善意,反而可能会被女儿的父母斥为是不安好心,好比是政治上的「统战「。所以说,作为两家人时,人们关注的是双方的交往。但要成为一家人,人们的注意力就立即转向关注对方家庭内部的状况。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比如,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多年来友好往来。中国以各种方式帮助巴基斯坦顶住来自印度的巨大压力,而巴基斯坦也投桃报李,在国际场合坚定地站在中国一边。但是,如果中国对巴基斯坦说,既然咱们两国关系如此之铁,你们干脆加入我们而成为中国的一部分算了。此时两国关系的性质就变调了。加入到你们中国?语言不通,食物不同,各种文化习俗完全不一样,为什么要加入你们中国?也就是说,此时巴基斯坦关注的就不再是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而是开始审视中国国内的情况。可想而知,「巴铁」加入中国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此刻,我们再回头看两岸关系。当大陆今天仍意在持续推动对台让利政策,是希望通过两岸之间的良性互动来拉近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拉近两岸之间的距离。如果台湾是另一个国家,大陆的让利政策一定会取得巨大成功,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一定会不断加深,台湾也一定会被大陆民众称为「台铁」,因为台湾也一定会投桃报李,对大陆做出友好举动以回馈。两岸作为两个国家也一定会是非常友好的邻邦。

然而,现实是大陆要的是台湾的回归,因而此时台湾及其民众所关注的就根本不是两岸之间如何良性互动以及大陆如何对台湾表达善意,而是大陆内部的状况以及加入后是否会得到好处。如果没有好处,甚至到手的好处都可能失去,大陆让再大的「利」也是无济于事。所以,我们说,大陆其实是以国与国的关系来处理两岸关系。方法不对,自然难以得到所期待的效果。

至此,我们就可以理解,既然大陆以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方法处理两岸关系,就不能怪台湾是白眼狼了,因为大陆并没有下大功夫以切实关注及回应台湾民众真正的关切之所在,即统一后会得到什么好处。这同时也再次提醒人们,和平统一的关键还在于大陆自身内部的发展,提高和完善,而不在于现在给台湾多少好处。道理已说得很清楚,事实也已证明,给多少好处也是白搭。

但是,既然大陆把台湾视为同胞,同胞有困难,大陆还是要伸出援手的。只是这种帮助是要有原则的。比如说,大陆仍应积极鼓励台湾的学子到大陆求学。台湾的年轻人如果在台湾找不到工作,可以鼓励他们到大陆寻找机会。大陆应该和蔼、坚定而又自信地告诉台湾同胞,统一是两岸同胞共同奋斗的目标。大陆在不断改善自身社会状况的同时,对台湾切实持续推动两岸的统一事业。

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大陆已在很多领域超越了台湾,这为和平统一在客观上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可能性。所以,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升大陆在更多领域形成对台湾的优势,应是大陆努力的重点,让台湾民众能够切实地意识到统一后会得到更多的好处。这样,大陆对台湾的吸引力就会自然而然地不断加强。相应的,大陆也需要调整对台政策,使其能够更有效地推动两岸的统一。

(作者为美国华人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