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家人》血石,忆张自忠将军的抗战魂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取自官网)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第76周年,也是台湾光复第76周年,于是我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去了解更多以往抗战的历史,并借此缅怀那些在战场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游览的过程实在感触颇多,尤其一处展览血石的展区,直叫人为之敬仰,于是写下这篇文章,想让当时活在太阳旗阴影下的台湾朋友们,一道了解那时两岸不同的经历。

这场战争对两岸人的理解与代表性意义或许不同,但不可否认,因为这场战争,我们抵御外辱的努力与决心终被世界看见,我们的国际地位有所提升,部分前朝签署的不平等协约得以废除,甚至战后成为日本领土的托管国,这些在前辈们记忆中的往事是如此历历在目,时光荏苒,一晃就已70多个年头,现在学子们又会有多大感触?就连自己也是看了《南京,南京》、《八百》、《拉贝日记》和《八百壮士》等多部依照史实改编的电影后,才对中国抗日这段历史渐渐了解,现在我们能够安然坐在教室听课、能够免于因战火而担心三餐着落、能够在各地安心工作,都要感谢那些战场上保家卫国的战士们,并铭记他们的付出。

八年抗战,牺牲中国数以百万计之军人,其中有位英豪的名字,能让国军、共军、伪军,甚至日军闻之肃然起敬,在其从容就义后的数天内,蒋委员长和第五战区的李宗仁司令官亲自为其举行国葬、数万百姓护送他的灵柩回重庆、周恩来长官称他是中国抗战军人之精神、毛泽东和朱德长官为其写挽联,就连曾经与之对阵的日军231联队第四分队一等滕冈和第三中队的军曹堂野,在讲述和这位英豪白刃战的往事时,都还会被他那时在战场上所散发出来的正气慑服。他,就是张自忠将军,被国军追谥陆军上将的中国之光。

张将军出生于1891年的山东,1911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同年加入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投身山东的革命运动,民国成立之初,外忧内患的问题甚是严重,于是张将军决意投笔从戎,加入军阀冯玉祥麾下,以28师师长兼第2集团军军校校长的名义参加北伐;918事变后,轻取东北的日军一路以摧枯拉朽之势进逼北京,北京乃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光一座故宫就珍藏多少稀世珍宝,加上北京那时还有为数不少的权要,于是张将军临危受命,被调往京津边境承担长城防务,终在1933年逼退日军,成功守住阵地,就连当时训练有素的日本关东军的电报也这么说:自进入中国以来,从未遇过这么顽强的阻击。可见张将军用兵之神勇、用兵之英明。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彻底揭下伪善的面具,全面入侵中国,看见德军以闪电战迅速占领欧洲各国领土,日本也想称霸东亚的野心使其不断膨胀,在淞沪会战时,甚至提出三月亡华的口号。是可忍,熟不可忍?此时的张将军宛若汉初的龙城飞将,不断征战长沙,一战淝水、再战临沂、三战徐州、四战随枣,只要日军进犯哪里,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日军攻打台儿庄,他就驰兵59军团增援,为台儿庄大捷立下汉马之功,他的骁勇善战成为国共两军的典范,还成为日军极力拉拢的对象,他就是宋美龄口中的那种带兵带到心坎里的长官,在沙场上总是这么大喊:兄弟们!跟我上。而不是,「兄弟们!给我上」的上司。他眼见下属在战斗中大失血,再不救援恐天人永隔,于是二话不说,命护理人员用自己的血为部下输血,相传,当时从张将军身上抽出的血量早已远超普通人所能负荷的范围,就是这么一个带兵视若己出的将军,最终还差点落得张逆的骂名.。

为了避免和日军全面开战以保留国军战力,张将军被上司派往东北和日军交涉,日本也想借此缓和国内舆论并塑造出和中国友好的假象以拉拢民心,但看张将军表面臣服却一直不为己用,日人心生一计,对外放出夸赞张将军的消息,不断制造张将军和日人合作的假象,欲借中国人之手,把张将军推到自己的阵营。张将军顿时成过街老鼠,张逆之名跟随左右,但只能说日人的心机终究徒劳,因为张将军哪是贪慕荣利、苟且偷生之徒,其亲笔写给官兵的书信中言: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誓死如归的他,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最终一次参战是1940年枣宜的会战,日军凭借优势的火力,不断用飞机和大炮向国军发起猛攻,为给国军争取撤退机会,张将军命自己部队断后、决不退缩,几轮机枪扫射,双方开始刺刀突击,日兵冈籐持刀冲向张将军,但在约莫三尺的距离,他被张将军炯炯有神的双眼吓住,一个踉跄倒地,此时张将军已身中两枪却依旧顽抗,忽然正面朝他射来几枪子弹,是日军堂野在远处放的冷枪,七颗子弹让张将军再也支持不住,鲜血犹如泉涌而出,洒在一旁的石子路上,滕冈被同袍的叫声给唤醒,上前一刀刺进张将军的胸前,张将军倒地了。

他告诉自己的副官:「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张将军这么一个慷慨赴死的勇将,为我族真正活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气魄,也活出自己说过的那句话:军人就是要不怕死,并且要光荣的为国而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两颗染红的血石是他永垂不朽的证据,至今的中国,不论大陆还是台湾,都能看到以他命名的道路,见到张自忠的纪念馆,他是两岸人崇敬的烈士,也是我辈学习的模范,或许身在台湾的我们难以深有所感、在日本殖民底下的我们很难产生共情,但是我要说,如果没有他们这些骁勇军人的贡献,至今的我们可能还活在太阳旗阴影下过着为奴为仆的生活,感谢这些前人们,你们的付出,我们会铭记在心。(小王子奥特曼/北京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