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家人》看《八佰》深刻体会战争的残酷

讲述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电影《八佰》的国际电影海报。(公社网)

笔者的祖籍为广东平远,目前为广东省梅州市管辖,梅州位于广东、江西、福建的交界地带,向来是客家人集聚的大本营。近代这里出过两位「为民族捐躯」的客家英雄:一位是平远县姚子青,另一位是蕉岭县谢晋元。2017年廖希韩平所执导电影《捍卫者》;2020年管虎导演执导的电影《八佰》,正好都是讲述谢晋元、姚子青正值壮年之际为抵御日军侵华英勇作战,唤醒中华民族抗日的故事

英勇作战抵御日军

《捍卫者》描述淞沪会战上海宝山战役,姚子青将军率领六百壮士全营壮烈阵亡,为「大后方」的转移提供宝贵时间;《八佰》描述的正是谢晋元团长领着「八百壮士」(实为452名军人)死守四行仓库的故事。两部电影故事背景为壮烈的淞沪会战,国军70万德军装备训练的精锐部队几乎消失殆尽,日军主力伤亡近十万余人,淞沪会战可谓中日双方最激烈的热战

1937年8月31日「淞沪会战」中,出生黄埔六期的青年军官姚子青,奉命率部守卫宝山县城,日军则为了扩大登陆地域,对宝山进行了海、陆、空全面的疯狂攻击。姚子青所率领的守军,面临在装备落后,地势不利,没有援军的情况下,运用了灵活战术策略,从主动出击攻袭敌军到固守阵地顽强抵御,七日内击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直到宝山城东南一角被日军攻破,日军蜂拥而入,而姚子青营部仅剩20余人与敌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宝山县城陷落,全营五百余人先后战死沙场,最终壮烈殉国,史称「宝山守卫战」。

丈夫许国道德情操

在宝山守卫战前夕,姚子青给汉阳的妻子书信一封,信中有言:此去倘能生还,固属万幸,如有不测,亦勿悲戚,但好好抚养儿女,孝奉翁姑。电影《捍卫者》呈现出「丈夫许国」的理念,绝对是份高尚的道德情操。

姚子青在宝山战役壮烈牺牲时还不满28岁,戴上眼镜时看起来文弱儒雅,但是打起仗来却异常勇猛,性格爽直,待人诚恳,忠诚勇敢,在战场上沉默寡言不怒自威,军事素养很高。姚子青制定了战宝山而不守宝山的制敌策略,首战让日军付出了200多人伤亡的惨重代价,扭转了日军海陆空协同攻击的战术,以及宝山无险可据等种种劣势。

姚子青率领部队英勇抵抗日军的牺牲,蒋介石闻讯后亦致电第98师师长夏楚中:「我官兵殉难之壮烈,尤其是宝山之一营,全部官兵与城共存亡,实开近世战争创例。此种光荣哀劣,震惊中外……」。毛泽东在延安举行的「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烈士大会」上,发表演讲赞扬姚子青等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追授姚子青为陆军少将,并在南京铸造姚子青铜像

八佰壮士死守四行

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故事在淞沪会战的尾声,由于国军精锐近乎全灭,中日两军在军事装备太过悬殊,加上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际列强调停,为避免全军覆没,同时又要「向国际社会表明继续抵抗日本」的决心,最后国民政府决定由第88师留守上海,掩护主力撤退。

时任国军第88师的师长孙元良主张不作无谓牺牲,于是决定选拔一支精锐队伍,由524团团长谢晋元带着第一营452个弟兄接手孤军奋战,为了迷惑日军自壮声势,均对外称有8百人左右,即为「八百壮士」的由来。524团第一营驻守的据点,就是大名鼎鼎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隔着苏州河就是英国租界,同时又属银行库房,修筑得非常坚固、易守难攻,并存有一些物资。电影《八佰》可以看出苏州河畔一端的租界地区是天堂,而苏州河畔另一端则是两军激烈交战的地狱。谢团长率孤军奉令在此守卫,一方面自是由于地利,二方面也是为「争取国际关注」,八百壮士在此紧邻租界和使馆特区的要冲死守,亦有「壮烈成仁」,引导国际舆论声援、列强反制日本之意。死守四行仓库此举确实达成部分政治目标: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等国际媒体,亦纷纷拍摄两军对峙情形,登上当时国际要闻版面。

接着,谢晋元便突兀地接到蒋委员长的「光荣撤退」军令,率军退入上海租界。部队当场被缴械,并由上海租界中立区进行「人身保护」──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孤军营」。死守四行仓库而闻名中外的谢晋元团长,在「光荣撤退」之后,不幸地在「孤军营」中,遭到疑为汪精卫买通的士兵,用短刀向其腰腹两处猛剌而丧生。事实上,在孤军营期间,谢晋元多次拒绝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及汪精卫政权劝降,民族气节之彰显令后人钦佩,蒋介石在闻讯谢晋元逝世之后,亦亲挽「坚苦夫成仁终古光腾孤岛血,英魂应不泯从今怒吼浦江潮」。

数十万人惨遭牺牲

具有良知之日本作家石川达三之字里行间,隐约暗示南京大屠杀虽然被害者并不一定有三、四十万之多,然自淞沪会战起自南京保卫战结束,京沪杭地区有相当数十万无辜军民惨遭牺牲则为事实,历史果然是一环扣着一环,观看《捍卫者》与《八佰》必须理解战争是残酷的行为。

除了姚子青、谢晋元,黄梅兴、李友梅等亦为淞沪会战中的广东客家军人代表,在抗战期间皆展释出客家人硬颈、忠义、勤俭、适应力敬老尊贤、重视教育等文化精华,都是值得后人引以为荣的客家英烈。(林士清/走过两岸清华的台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