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媒体人:张景为》《八佰》的实像与幻影

讲述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电影《八佰》的国际版电影海报。(公社网)

备受瞩目的大陆抗战巨片《八佰》,在疫情解禁观影的推波助澜下,票房一路长红,连日来两岸有关本片评论连篇累牍,形成的效应与反思不下于电影本身。其中最主要的焦点有三:一是电影与真实历史间的差异;二是本片与台湾1975年《八百壮士》的比较;三是最被多数人关注的是本片如何呈现中华民国国旗歌的禁忌。

就第一点来说,1937年的松沪战役以及死守四行仓库的历史背景、缘由,各方已多有论述,而电影透过戏剧手法所做的某些艺术渲染和局部夸大,本就见仁见智,实不必当成历史纪录片过度挑剔。

若和台湾当年由丁善玺导演,柯俊雄林青霞主演的《八百壮士》相较,平心而论,《八佰》占了在45年后拍摄的优势,当然比《八百壮士》的品质更优更深刻,无论是在战役背景的解析租界观战的变化、国军德械师的装备考据、战斗场景、人物个性的多样化,包括四行仓库升旗时吹奏的是国歌而非国旗歌,都显然强于前作。当然也会有很多人认为台湾版剧情感人直接、演技动人浓烈、充满忠勇爱国精神,这当然也是很大的优点,因为在当年时空下电影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一种表达方式。

当年在台湾掀起热潮的抗战电影除《八百壮士》,还有《英烈千秋》、《笕桥英烈传》等,时间都在1970年代中后期,刚好是日本与中华民国断交、改与大陆建交后的几年间;中影拍摄抗战电影当然有政策性的背景,而彼时大陆则仍陷在文革动乱与劫后创伤中,台湾这些抗战电影也不会在大陆引起关注。

到了近些年,大陆大拍特拍各种抗日影视剧,而在中美对抗下为激发爱国民心,又特准拍摄上映《八佰》这样的电影,但时移势转,台湾早已不再宣扬或拍摄抗战的历史或电影,两岸对抗战的史观与社会热度,台热时陆冷,陆热时台冷,时间仿佛开了一个荒谬的玩笑,两岸的交集已然错过。

最有意思的是,《八佰》一直被视为是以大陆视角来拍「国民党军」抗战的故事,还讨论本片是否有「美化宣传」国民党之嫌?上海保卫战是国军还是国民党军的不同叙述,更是纠结不清。这正是当前两岸关系最大的盲点,作为中国的前政府军,当年抗战时当然是中华民国的国军,而非国民党军,如果对岸从政府到人民还是这样忽略曲解历史事实、这样党国不分,如何能谈到两岸进一步的尊重与融合?又何敢奢言促统

台湾现在的主流民意,不仅党与国要分得一清二楚,国民党也只是台湾和中华民国的一部分;大陆当局或许想抢占抗战历史的话语权,但若想以此达到统战功能、争取台湾民心,恐怕也是白费心机,因为早就丧失交集的机遇价值

如果大陆不能跳脱成王败寇政权更迭的僵化史观,不把历史的发展进程视为一个连续传承的过程,正视并理解中华民国在1949年后存在台湾的价值与意义,所有自以为肯定过去国民党的实像,都将是不切实际且错乱无效的幻影

回看《八佰》的票房与效应,即使今日亦是充满启发、鼓舞人心,而随着中美对抗的恶化和中日关系的改善,可以预估今后抗美援朝、痛宰美军的电影,将会在大陆跃为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