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汽车业亟需晶片 英特尔规划最快半年内自产

晶片短缺危及汽车制造业,促使半导体巨擘英特尔公司(Intel)宣布,规划未来6到9个月内开始自产晶片,供汽车业使用。(示意图/shutterstock提供)

美国总统拜登今天与大企业高层讨论全球晶片短缺问题。晶片短缺危及汽车制造业,促使半导体巨擘英特尔公司(Intel)宣布,规划未来6到9个月内开始自产晶片,供汽车业使用。

拜登在会中说,民主共和两党都支持立法资助半导体产业。他先前宣布数项计划,要投资500亿美元在半导体制造和研发上,这是他推动2兆美元基础建设计划中的一环。

全球晶片短缺的原因很多。去年,汽车制造商因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而暂时关闭工厂,复工后就开始与消费性电子产业争夺晶片。

白宫在会后表示,拜登和他的高阶幕僚视半导体缺货为「最重要且急迫的优先处理事项」。

英特尔执行长辛格(Pat Gelsinger)以视讯方式与会,他接受路透社访问时说,英特尔希望于6到9个月内,开始在自家工厂制造晶片,以解决缺货问题,这个问题已导致美国一些汽车厂组装线停摆。

晶片供给不足,可能迫使美国今年减少生产130万辆汽车和轻型卡车

季辛格表示:「我们希望纾解一些问题,不求3年或4年建成工厂,而是也许6个月内,在我们现有一些流程中认证新的产品。」他说,英特尔已开始与一些关键零组件供应商洽谈。

英特尔上月已宣布要大幅提升替外部客户制造晶片规模的计划,并在美国和欧洲建造新工厂。今天揭露的英特尔与汽车业者会谈一事,意味着这些计划正加速进行。

美国联邦参议院商务委员会本周将召开听证会内容攸关一项旨在促进科技研究发展措施目的因应中国竞争,两党对这项措施都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