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效应?环保署蚊香拟改蚊熏 管妈:香烟要不要改?

环保署研拟将「蚊香」更名为「蚊熏」,引起业者挞伐,不少民众认为多此一举。(图/东森新闻

▲立委碧玲脸书PO文,怒呛「「蚊香要改名,香烟要不要改?对了,太平洋太平吗?有本事,这个也改吧!」」(图/翻摄自管碧玲脸书)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新竹米粉效应?「蚊香」一直是家庭爱用驱蚊利器,但环保署研拟将其更名为「蚊熏」,主要是因为原名会让人误以为可以拿来闻香。对此,民众认为,即使换名称,但内容成份没变,根本就是多此一举。

环保署日前找业者座谈,希望业者把名称更改为「蚊熏」,由于蚊香的烟中含有多环芳香烃,有致癌的风险,担心民众把含有杀虫剂成份的蚊香当成芳香剂在闻,引起厂商挞伐,大叹不仅造成全面更换包装的巨大损失,对使用习惯消费者更是增加困扰。

环保署环毒副处长陈淑玲表示,还是有少数民众不看标示直接使用蚊香,希望透过名称脱钩,将杀虫剂特性凸显并正确使用。

有民众在得知消息后表示,「改成蚊熏会很不习惯」、「一直都知道对人体不好」或直接跟米粉、炊粉联想,认为「名称改变但内容不变,没有改变的必要。」立委管碧玲甚至在脸书PO文直批,「蚊香要改名,香烟要不要改?对了,太平洋太平吗?有本事,这个也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