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陆成制造强国 至少30年

大陆「十四五」时期和2035远景目标摘要

大陆2015年提出力争用三个十年的努力,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不过,大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部长苗圩7日坦言,在全球制造业四级梯队依序为制造创新、高阶制造、中低阶制造、资源输出)格局中,大陆处于第三梯队,要达成制造强国目标至少还需30年。

大陆国务院于2015年5月公布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纲领中国制造2025」政策,提出三步走战略:至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准,2045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但是近年来中美科技战升温,不仅阻碍大陆科技发展,更加凸显大陆高阶制造受制于人的窘境

新华社报导,苗圩7日出席大陆全国政协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发言时指出,近年来大陆制造业发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风险明显增多。而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得过早、过快,不仅拖累当期经济增长,影响城镇就业,还将带来产业安全隐患,削弱大陆经济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苗圩又指,由于大陆全社会对加快发展制造业并未完全形成共识,忽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用服务业代替制造业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等观点和看法还有一定的市场,这对大陆制造业发展带来严重困扰。因此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大致稳定,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并保护大陆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苗圩并对大陆制造业的发展提出多项思考与建议,包括:一、进一步统一对制造业高品质发展的思想认识。二、加快健全有利于制造业高品质发展的体制机制。三、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四、加快建设支撑制造业高品质发展的人才队伍

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人大和政协会议),将审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草案,确立大陆未来发展蓝图,其中对制造业发展着墨甚深。根据草案显示,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成为焦点,新一代人工智慧(AI)、量子资讯积体电路则被列为产业布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