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问诊-晚期癌患放射治疗 抗癌胜算增

何宇杰小档案。图/彰化基督教医院提供

肺癌是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其中约一半的病人发现罹癌的时候都已经有远处转移(属于晚期),而转移位置好发于肝脏、肾上腺、骨头以及脑部。传统上,转移性癌症无法治愈,且存活时间可能是以月来计算,但现在受惠于标靶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突破,整体存活已有翻倍式的延长。

缓解癌转移症状 降低脑转移患者认知退化

转移性癌症可透过放射线治疗缓和转移病灶造成的症状,像是骨头转移可能会造成疼痛不适,甚至导致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生活品质,这时就可以透过放射治疗来帮忙。缓和性放射治疗一般在一到三个礼拜内可以完成,对于转移癌细胞造成的症状多能有效缓解,也有机会调降症状治疗的止痛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如果癌症患者出现局部神经症状,像是头痛、恶心呕吐、语言听力视力改变甚至肢体无力与癫痫发作,需要考虑是否脑部或其他神经系统有转移病灶。当有神经系统转移时,因为传统化疗药物无法突破血脑障壁,此时除了紧急手术之外,放射治疗也能够有一定的肿瘤控制效果。另外如果是多处脑部转移,采用保护海马回之全脑照射搭配失智症药物,也可以在不影响肿瘤控制效果的前提下,减低患者记忆受损与认知功能退化的可能性。

立体定位放射治疗 增加寡转移治疗胜算

立体定位消溶放射治疗使用在晚期患者的寡转移(转移病灶不多)病灶,是这几年的治疗趋势。利用少次数高剂量高精确性的放射线照射病灶,同时需要搭配精准定位、影像导引、呼吸调控或体表侦测等辅助工具,确保每次治疗都能够准确破坏肿瘤,也避免伤害正常组织。立体定位消溶放射治疗目前健保只给付在早期肝癌或肺癌,如果是转移患者,只给付在特定条件下的脑部病灶。不过,如果疾病状况符合寡转移或是寡进展定义,立体定位消溶放射治疗也是一个可以选择的局部非侵入性治疗。

放射治疗在晚期患者身上除了能缓解不适,治疗神经系统转移之外,也有机会透过对寡病灶的消融治疗,增加治疗胜算。除了让生活更有品质之外,也能够增加治疗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