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不耕女不织庆祝天穿日 黄健庭着客装同唱后山客家情

台东县长黄健庭客家乡亲民众一起体验客家文化。(图/台东县政府提供 下同)

记者王兆麟/台东报导

农历正月二十为全国客家日,也是天穿日,台东县政府与客家委员会7日特别选在刚完成修缮启用的「客家学堂办理第八届全国客家日「大家来说客语唱歌尞天穿」活动,以诗歌吟唱方式呈现客语之美,以诗歌为媒介推动客语,包括有在地艺文团队及重点发展区学校表演,另有客语闯关及吟诗展演等,黄健庭县长亲自到场与客家乡亲及民众一起体验客家文化,并希望学习客家勤奋、朴实的精神,县府会持续推动与维护客家优美文化,也会继续努力让县民更过更好的生活。

台东县府为庆祝第八届全国客家日,7日上午9时50分在「客家学堂」举行107年唱歌尞天穿-台东客家「靓」声唱活动,县长黄健庭特别穿着客家服饰参加及主持,议长庆铃、立委刘櫂豪、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执行长田永彦池上乡长张尧城、县府民政处副处长欧斐君、台东县客属会苏明珠理事长、台东县六堆同乡会郑忠明理事长、台东县桃竹苗同乡会张维来理事长、台东县客家妇女协会李招华理事长、台东县客家联盟文化协会理事长刘源利、台东县民俗音乐聚英研究社理事长罗彬泉等客家团体理事长参与。

活动由关山德高社区客家传统八音表演揭开序幕,客家山歌民谣男高音陈忠义老师106年至台东县客家园区担任客家美声讲师与台东结下良缘,受到纯朴的台东乡亲热情感召,特别为台东客家量身打造一首「后山客家情」,并分别以流行、山歌、小调等不同曲风谱曲,黄健庭等贵宾也应邀上台与陈老师所指导的学员共演唱这首代表台东的客家歌曲。另有薪传师与小朋友客家歌谣表演、客语闯关及客家女声吟诗展演等。

黄健庭表示,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为全国客家日,也是天穿日,县府自民国99年起至107年已连续办理全国客家日活动,历届办理地点分别为台东市及客家重点三乡镇(鹿野、关山、池上);今年则特别选在已揭牌启用台东客家学堂办理,该学堂系由客家委员会补助修缮,将荒废闲置的日式建筑原貌重新整修,县府也争取文化处陆续进行列为历史建筑的民权里日式建筑群修缮工作,也盼乡亲能善用客家学堂,传承客家语言及文化,借由本活动邀请本县在地客家社团、国中小学子共同参与,让台东客家学堂发挥功能,提高本县及客家年轻族群对学堂进一步了解。

为了让台东乡亲更了解客家诗的剧场是一个很丰富、不同以往的客家文化,今天活动特邀客家女声以诗词创作、舞蹈与戏剧,诠释女性对客家的想法与创新,让民众透过他们的表演来认识客家、了解客家,客家女声是由欢喜扮戏团彭岁玲团长邀集全台得奖无数的客家女诗人创作诗歌,于当天在学堂前演出,突显女性一样杰出的时代意义

县府民政处指出,「全国客家日」为客家人重要的节庆日,希望藉举办107年唱歌尞天穿-台东客家「靓」声唱活动,彰显客家文化之独特性,以及客家族群崇敬天地、尊重自然、以及提倡环保、节约、爱地球之时代精神,更希望透过节庆活动的举办,发扬与传承客家文化。

「全国客家日」于民国99年9月10日由客家委员会发布,以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之「天穿日」订为「全国客家日」。「天穿日」是客家人重要的节庆日,旧时相传水神火神相争,将天撞出一个大洞女娲为免去人间灾苦,于是炼石补天,人们感念女娲的帮助,这就是「天穿日」的由来。

农业时代,客家族群非常重视「天穿日」,传统客家庄会准备客家米食「甜粄」或炸年糕来祭拜,有助女娲补天之意。客家俗说:「有做无做,寮到天穿过」,「有赚无赚,总爱寮天穿」,这一天客家人「男不耕田、女不织布」,共唱山歌来庆祝,具有其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