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人骨拼图 2千多具待整饬
南科考古馆工作人员于开放性的库房整饬史前人骨,民众可从楼上玻璃窗一览无遗。(刘秀芬摄)
考古学家耗费20年抢救考古台南科学园区史前遗址,出土文物则保存在去年开幕的南科考古馆,其中人骨骨骸就有2400多具,但历年来仅整饬176具,以目前编制人力,5年仅能整饬50具,还有大量未知台湾史前资讯沉睡在库房中。
南科园区自1995年开发至今,发现58处以上遗址,从出土的文物以及遗迹来看,为5000年前大坌坑文化到300多年前明清汉人文化,当时共挖掘出26万篮文物及2400多具南岛民族骨骸。
这些珍贵出土文物中,有模样质朴有趣的人面陶偶、雕刻鹿角刀柄、做工精致的玉管珠串、炭化稻米、绳纹与几字纹红陶罐,显现当时先民重要的生活智慧与风俗习惯。
其中从南关里遗址大坌坑文化发现的女性骨骸,时间距今约5000年,可说是目前台湾本岛年代最早、完整度最高的人类骨骸,其上腭侧门齿与犬齿,生前就已拔除,手上还戴有贝壳制手环;旗竿地东遗址茑松文化发现的「三叠葬」骨骸,距今1300至800年前,也非常罕见。
今年3月,南科考古馆从史前馆借调林秀嫚博士整饬骨骸。林秀嫚说,目前有3个研究员协助她,用刷子、牙科工具把骨骸上的胶、泥土清掉,做人骨拼图、放进无酸保存盒,加上基础测量,一具至少要花1个半月时间。
林秀嫚说,在预算许可下,目前目标是5年50具骨骸,先整饬研究三宝埤遗址第4次挖掘出的骨骸,累积到一定资料量,就会发表研究发现。2400多具骨骸真的很多,只能一个遗址、一个遗址接着做。
南科考古馆主任黄宏文表示,考古馆兼具研究与教育推广功能,现有文物与骨骸,是否一定能够全部整饬研究,整饬的顺序与重点,是考古界一直在讨论的议题,尤其是墓葬人骨,「是很特殊的存在,不是一般认为的文物,可能曾经是我们的祖先」,所以要慎重处理。也希望与外部学术研究单位合作,甚至邀企业协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