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补教狼师怎么防? 家长可询问教育局「真实姓名」

补教名师疑传利用学生爱慕达成诱奸。(图/达志示意图

记者卢映慈综合报导

教界名师疑似诱奸学生,各式传言满天飞引起一片恐慌,不少人讨论是否要将补教界惯用艺名,改成「实名登记制」。教育部终身教育司科长蒋镇宇2日表示,补习班使用艺名有行销考量手段,但家长其实可以直接向补习班或主管教育机关查询该老师姓名及学经历资料,保障学生权益

一般所称「补习班」、「补教业」其实在「补习及进修教育法规定中,属于「短期补习班」,可以由学校、机关、团体私人办理,分技艺补习班及文理补习班二类,一次的修业期限为1个月到1年6个月之间,由各地方政府教育局(处)主管;补习班要立案必须经过主管教育机关同意,并缴交业主负责人教师教学科目内容收费标准人数等相关资料,除了中央规定的教师资格之外,地方政府也会因地制宜不同的标准。

教育部强调家长可以先行询问老师的相关资料,保护学生安全。(图为示意图/记者黄克翔摄)

蒋镇宇强调,只要补习班的负责人有性侵害、性骚扰或虐待儿童行为,已经判刑确定、罚锾,或通缉有案尚未结案,甚至行为不检损害儿童权益的情节重大、受到学校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调查确认有性侵害行为等,该补习班马上得废除立案,若是发生在教师身上,也得马上解雇,并登记到「全国不适任教育人员通报及查询系统」中;补习班业主在聘任教师之前,也都会上系统查询该教师的相关资料。

另外,对于实名登记制,蒋镇宇表示,虽然不清楚补习班的用意,但也许是一种行销手段,目前中央没有法令强制规定,但授权各地方政府各自订定相关条款;不过补教老师的真实姓名、通讯资料、身分证字号、学经历等,都会完整呈报教育机关来掌握,家长跟学生在选择老师时,除了主动询问补习班之外,也可以洽询当地的教育主管机关老师的资料,为自己多一分保障,毕竟现在是「消费者时代」,在事情发生前多询问,也是为自己的权益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