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预防药从出国前→返国后都要吃 没吃好吃满=没效

旅游医学门诊咨询。(图/疾管署提供)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疾病管制署日前确认一名7旬老翁非洲衣索比亚旅游两周,返台后确认感染疟疾调查个案仅于行前自行服用疟疾预防用药7天,之后就没有继续服药专家表示,预防药种类有不同的服药频率,不过都必须在行前、中、后持续服用,才会有完整保护。过往常见两大迷思,一种是民众返国后认为在当地没有被蚊子叮咬就没有把药物按规定吃完;另一种则是认为有症状才需要吃,都会让自己暴露在感染疟疾的风险中。

疾管署指出,台湾已经根除疟疾,不过世界上仍有许多国家有疟疾的疫情,以国内来说,近五年境外移入病例以非洲国家最多,去年整年累计7例病例,感染国家分别是乌干达印度肯亚索罗门群岛以及衣索比亚。

疟疾是由感染疟原虫疟蚊叮咬人类传染的疾病,大多数人感染后,症状可能于7天至30天内出现,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主要为发烧,也可能出现头痛肌肉痛、关节痛恶心、呕吐和疲倦等症状,如未接受适当的治疗,发病数天后会出现间歇性或周期性的畏寒及颤抖、发烧及出汗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脾肿大黄疸、休克、肝肾衰竭、肺水肿急性脑病变及昏迷。

▲疾管署防疫医师林咏青。(图/记者洪巧蓝摄)

出国要预防自己感染疟疾,可以透过服用预防用药来保护自己,疾管署防疫医师林咏青表示,疟疾预防药物有很多种类,可以根据本身的行程需求、慢性疾病、怀孕、哺乳状况由医师协助用药选择,避免禁忌症或者药物交互作用,而服用频率也有每天一次、每周一次等不同,不过仍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预防药必须从出发前,行程中一直吃到返国后的一段时间,才会具有保护效果。而这也是民众最常忽略的一块。

林咏青指出,临床最常见的两个迷思包含:

第一、以为没被叮就不用吃民众可能自国外返国觉得自己没有被叮咬,应该没有感染,就没有把返国后应吃的药物按照时程吃完。事实上疟蚊出没期间以黄昏到清晨为主,属于晚上,很有可能被叮了也不自知。

第二、有症状再来吃药预防疟疾和治疗疟疾的用药与剂量不同,如果有症状应该是进入治疗的阶段,而非拿预防用药来吃。

林咏青提醒,如果前往非洲、中南美洲南亚东南亚以及南太平洋等地,出国前一个月建议前往国内旅游医学门诊评估是否有预防需求,且旅游期间要做好防蚊措施,返国后如果有不适症状应该就医,并且告知旅游史以及曾经服用过的疟疾预防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