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蔡英文胜选密码背后 不应一句话轻松带过美国行
▲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蔡英文此行访美,意在凸显台美关系的稳定,才是壮大台湾的关键。(图/记者刘康彦摄,下同)
文/记者刘康彦
为挑战大位,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蔡英文远赴美国六大城市,利用短短12天密集拜会政要、学界与民间社团。从洛杉矶到华盛顿,蔡英文陆续提出「2个讯息、3个壮大、4大支柱」,其中两岸关系论述,不仅篇幅少且了无新意,因为蔡深知,只有台美关系「更上层楼」,才是日后抗衡中国的最佳筹码。
事实上,2008年马英九执政后,两岸关系进入前所未有的稳定,但马始终关心冰冷数字的成长,却忽略人民在社会、民主与经济层面日益加深的剥夺感,加上内政改革的崩坏,即使中方联合马政府循各式管道推销「三中一青」,都无法挽救民心,国民党九合一大选的溃败即是显例。
蔡英文明白,让人民「安居乐业」是此次胜选的关键密码,在「重内政、轻两岸」的战略思考下,率先抛出最安全的「两岸维持现状说」,并获得超过6成民意支持,全世界最跳脚的只剩马英九。
要赢得民心,就必须妥善处理内政,前提是要有稳定的台美与两岸关系,而前者又更胜后者。蔡英文要证明,经过四年努力,民进党与美方的沟通已达到「零误差」,彼此是极佳的伙伴关系,维系双方的共同价值,就是对「民主」的坚持。蔡在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罗伊斯出席的台侨晚宴上,「民主、民主、民主」喊的震天嘎响。
但「民主」毕竟是台面上的公关话术,在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情况下,军备与经贸实力对美形成压力,美国也有维持与平衡亚洲利益的焦虑,国人该追问的是,蔡英文此行众多不公开行程中,是否私下对美承诺了甚么?而这并非吴钊燮一句访美行「非常成功」就能回避。
按蔡英文在洛杉矶台侨餐会、投书《华尔街日报》的逻辑,蔡英文美西时间3日下午在华府智库CSIS的演说,将围绕在马英九上任后,国内社会、民主与经济各层面的挑战与对策,她将以总统候选人之姿提出「亚洲新价值」,这也将成为此行最完整、关键的演说,各界瞩目以待,但蔡英文更有责任向国人说明关起门来的对话,才不愧过去对马政府「黑箱」的指责。
●作者刘康彦,《ETtoday东森新闻云》要闻组记者。以上言论为个人立场,与公司无关。ET论坛欢迎云友更多参与,也欢迎网友发表高见,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