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pt成顯學 學者籲:大一國文改革納入AI文本生成

东海大学校长张国恩指出,AI2.0的年代必须与电脑对话,请电脑协助解决问题,因此,预计Prompt Skill(提示技能)将是学习重点。记者林澔一/摄影

教育部今天于台中朝阳科大举行大学校长会议。东海大学校长张国恩指出,现在是AI2.0的年代,必须与电脑对话,请电脑协助解决问题,因此,预计Prompt Skill(提示技能)将是学习重点,学生都要学会如何基于专业和AI沟通,因此也建议大一中文课应该改革,将写作力融入AI文本生成。

大学校长会议今下午举行议题讨论,东海大学校长张国恩以「生成式AI对大学教育之冲击与转型」为题,他表示,伴随人工智慧演进和应用,评估现下的AI冲击不会再有起初这么可怕,在于应用更简单,且可应用于非工程面,包括人文社会学科、建筑等。

张国恩谈到,2016年开始,大学教育逐步从运算思维过渡到AI思维,近年开始,各科系更开始融入AI教学,如将AI列为共同必修课程,并尝试调整人文社会学科教学内容,进而也思考如何和产业结合、创造融入AI的跨域学程。

张国恩指出,AI2.0的年代,不再是AI取代人力,而是会应用AI的人力取代不会应用者。学习重点应在于重新学习问问题、和AI沟通,才能和电脑对话,请其协助解决问题,预计Prompt Skill将是学习重点,学生都要学会如何基于专业和AI沟通,正确描述问题和规格。

对此,张国恩建议,大一中文课应该要改革,如将传统的写作力融入AI文本生成等提示词教学。以东海大学为例,大一中文课程课名已异动为「叙事与思辨」、「沟通与表达」,并融入AI文本生成课成内容,培养鉴赏力也增加生产力。更要求教师先以身作则,教材等都尝试用GPT制作。

台南科技大学校长吴诚文则表示,因应趋势,大学教学莫衷一是,部分教授不允许学生使用生成式AI作业,但也有教授要求一定要学会使用,现在生成式AI取得容易,如GPT4只要付钱即可使用,但也提醒,学生运用生成式AI必须留意其偏见(biase)甚至幻觉(hallucination),如可能拼凑不存在的事物、称是专家言论但实际为假,甚至虚构事件,「张飞大战岳飞在GPT的世界是可能的。」

吴诚文指出,未来必须设法去除AI的偏见,资料库不应都是特定观点,否则会影响人文学科发展;但如今写程式也变得容易不少,因此建议自然科学的学生,可用GPT来写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