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再多,分太多学校也没了」 高教工会:恢复常态性补助

大学太多瓜分经费,让顶大也没办法往上冲。(图/记者季相儒摄)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台湾高中生出国留学的人数年年增高,也显示台湾高教陷入了困境,各大学几乎一致表明「经费完全不够」,但今年公布的高教深耕计划,分得最多的台大只拿到18亿,更不用说其他的学校,根本无法支撑一学年的开销;高教工会表示,教育部应该要恢复「常态性补助」,别让经费越分越少。

高教深耕计划的经费申请采取2方向,一是高「全面性经费」,给所有大学提升品质及促进多元发展,共有88亿元,二是「国际杯经费」,协助大学追求国际一流地位及发展研究中心,共有53亿元,包含全校型40亿元、研究中心13亿元;高教工会表示,计划把全面性补助、集中式补助放在一起,结果每个人都分不够多,计划等于白忙一场。

高教工会认为,如果教育部想要让大学提升,应该要恢复常态性补助,这种竞争性的补助只是辅助,因为竞争性的补助要拚计划、做评鉴,到最后学校为了钱,一定都在「表面功夫」,根本无法真正提升素质;只有让所有的学校都有足够的钱,再做「拔尖」来抓出菁英,才有资源集中的效果

但有人担心现在大学太多,少子问题没有解决,私校会拿了经费就倒,反而是把全民纳税钱浪费掉,高教工会说,教育部当然要加强公共监管,但提升经费,同样要让大学的教学、研究服务公众,像是图书馆对全民开放、跨校选课联盟、研究论文全面公开、场地开放等,都是公共补助的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