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诚惠容结硕果 砥砺前行谱新篇
新华社重庆6月10日电 6月7日至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重庆出席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特别外长会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六次外长会。会后,王毅接受媒体采访。全文如下:
一、记者:此次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特别外长会“特”在哪里?
王毅:这次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是当前形势下召开的一次特别会议。“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时机特殊。中国东盟1991年开启对话进程,到今年整整30年了。“三十而立”。中国和东盟国家30年来坚持讲信修睦,谋求合作共赢,打造了地区和平繁荣的重要支柱,树立了区域合作的成功典范,也为11国20亿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双方贸易额从不足80亿美元跃升到6846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年度人员往来2019年度超过6500万人次,每周往返于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航班近4500架次。双方互派留学生超过20万,彼此结成了200多对友好城市。值此双方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际,双方有必要总结既往成功经验,把握未来正确方向,深化团结互信合作,推动双方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二是背景特殊。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东亚地区出现反弹,冲击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危及人民健康安全。地区国家亟需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克时艰。这次会议是继去年2月中国东盟在万象举行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以来,各国外长首次来华齐聚一堂举行面对面会晤。双方集中谋划了合作抗疫问题,达成扩大疫苗合作、对接疫后发展规划等诸多新共识,对外传递了共渡难关的积极信号,凝聚了战胜疫情的合力,提升了复苏经济的信心。
三是意义特殊。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致力于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将为中国东盟关系提供更多机遇,注入更强动力。东盟外长们纷纷对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表示祝贺,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表示愿与中方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探讨对接各自发展战略,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迸发出更大生机活力,开创出更加美好光明的未来。
二、记者:这次特别外长会取得哪些重要成果?各方达成了哪些重要共识?
王毅:各国外长回顾了中国东盟关系30年来的主要成果和宝贵经验,深入探讨规划未来友好合作,筹备今年下半年领导人纪念会议。会后发表了《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特别外长会共同主席声明》。
我们确认,中国东盟关系30年来日趋成熟稳定,给双方带来重大利益。双方已经成为相互信任、相互信赖的真诚朋友和战略伙伴。要以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友好合作,不断为中国东盟关系注入新的动力,迈向双方关系更加成熟的下一个30年。
我们确认,中国和东盟同为东亚区域合作的坚定推进者,拥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和价值理念。面对国际地区形势的复杂演变,中国将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坚定维护开放包容的区域架构,愿同东盟把握好区域合作的正确方向,为双方共同发展及地区和平繁荣营造更为有利的环境。
我们认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成果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弘扬光大:一是始终坚持睦邻优先,奉行“友邻之道”。我们都相信远亲不如近邻,把邻国放在各自对外关系的首要位置。二是始终坚持伙伴精神,携手应对挑战。我们共同战胜了两次金融危机、印度洋海啸和非典疫情,把每次危机都转化为深化互信合作的契机。三是始终坚持开放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我们共同推动区域合作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积极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四是始终坚持大局为重,稳妥处理分歧。我们承诺通过协商谈判解决矛盾争端,维护友好合作大局,致力地区和平稳定。
我们强调,要着眼下一个30年,共同确定未来关系发展路径。我们同意进一步加强政治引领,积极探讨将中国东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意对接各自发展战略,深化融合联动发展。同意加强对话协商,不断增进互信,推动建设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同意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倡导并践行多边主义,巩固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
三、记者:抗疫是各国当务之急,中国和东盟有哪些抗疫合作新亮点?
王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和东盟国家互施援手、共克时艰,共同引领地区抗疫合作,树立了全球抗疫合作的典范。当前形势下,我们都认为团结抗疫是良方,科学防控是核心,疫苗合作是关键。
我们确认将立足当前急需,扩大疫苗共享,及时阻遏地区疫情蔓延。中方迄已向东盟各国提供了1亿多剂疫苗,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把东盟各国作为疫苗合作的优先方向,尽力满足各国需求。中方还愿依托“中国东盟疫苗之友”建立专家小组,加强疫苗研发、生产、采购、接种、监管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区域疫苗生产和分配中心。中方愿为东盟国家在华公民接种疫苗创造条件,各方表示继续支持中方在东盟国家开展“春苗行动”。
我们还决定,着眼未来需要,共同提升地区公共卫生水平。中方将重点落实好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合作倡议,早日建立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应急联系网络,继续实施“健康丝绸之路”人才培养计划,支持东盟国家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中国还将支持东盟建立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协同推进10+3储备中心建设,共同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危机做好准备。
四、记者:中国和东盟有何推动经济复苏的“良方”?
王毅:危中寻机、转危为机一直是东亚合作的重要特点。这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和东盟同样没有消极等待,而是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动贸易和投资合作实现逆势增长,相互成为最大贸易伙伴。我们还共同推动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确立了全球最大的自贸安排。事实证明,疫情不能阻挡中国东盟合作的步伐,中国东盟关系在应对疫情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下一步,我们将同东盟共同努力,在加强团结抗疫的同时,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地区经济复苏和韧性增长。我们将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落实,尽早实施更多早期收获项目。我们将大力支持《东盟全面复苏框架》,在重点战略领域和优先方向加大合作步伐。我们将坚持贸易自由化方向,努力消除各种贸易壁垒,深入落实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我们将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早生效实施,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融合。我们还将推动创新合作,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建设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在数字基础设施、电子商务、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领域大力开展合作。我们将办好今年可持续发展合作年,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脱贫减贫、防灾减灾、新能源技术和蓝色经济合作,着力促进低碳经济转型,共同走出一条绿色复苏之路。
五、记者:缅甸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此次会议上中国和东盟国家就此形成了哪些共识?
王毅:缅甸是东盟大家庭的成员,也是中国山水相连的近邻。中方同东盟在当前缅甸局势问题上的立场和看法基本一致。我们都认为目前缅甸发生的事情本质上是缅甸内政,缅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应该得到充分尊重。我们都希望缅国内各方保持冷静克制,消除各类暴力,防止发生新的流血事件。我们都呼吁缅各派政治力量以人民利益为重,适时开展对话协商,寻求解决矛盾分歧,重启民主转型进程。我们都同意支援缅甸抗击疫情,维护民众生命健康,愿向缅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努力确保民众基本权益和正常生活。我们都鼓励缅方积极落实东盟领导人特别会议达成的“五点共识”,强调在东盟框架下,以东盟方式妥善处理缅甸问题的重要性。中方愿积极配合东盟,并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六、记者:关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这次会议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王毅:南海是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家园,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符合双方共同利益。这次会议上,各方再次强调《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对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重要作用,重申将继续致力于全面有效落实《宣言》,排除干扰,深化合作,增进互信。同时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在《宣言》基础上,加快制定出“南海行为准则”。为此,南海问题当事国都认为应继续把分歧置于适当位置,坚持对话协商,保持自我克制,避免采取新的单方面行动。会议期间,中国和东盟成功举行了落实《宣言》第十九次高官会,各方同意尽快通过线上磋商重启“准则”案文第二轮审读,早日举行面对面的具体案文磋商,以灵活务实的方式加快推进谈判进程。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上述进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和东盟国家致力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同《宣言》相比,未来的“准则”将更富实质内容、更有效力、更具操作性。“准则”的规定将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也将更好地保障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合法权益。
七、记者:今年是澜湄合作5周年,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王毅:澜湄合作成立5年来,经受住国际地区风云变幻和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保持了高水平发展态势。“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携手合作,为增进各国民众福祉、促进区域繁荣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功之道在于:
我们坚持平等相待,合作中有商有量,交往时有情有义,充分照顾彼此舒适度,支持彼此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聚焦发展合作,形成了“发展为先、务实高效、项目为本”的澜湄模式,创造了“天天有进展、年年上台阶”的澜湄速度,打造了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我们秉持民生为本,坚持面向基层,加大最急需的教育、卫生、妇女、减贫等领域投入,努力让合作成果直接惠及更多民众。我们倡导开放包容,推动澜湄合作与东盟、三河流域等机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东盟共同体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
八、记者:湄公河次区域各种合作机制众多,为什么澜湄合作能够脱颖而出?
王毅:短短5年时间里,澜湄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各国参与部门不断增多,合作领域日益扩大,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确实已成为后来居上、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湄合作有以下几个独特优势。
一是互信深。澜湄六国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缘相通。中国与五国均建有战略伙伴关系,正在致力于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此次外长会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弹背景下如期举行,各位老朋友齐聚一堂,回顾合作初心,分享发展经验,展望未来方向。一位外长说,澜湄合作让我们成为相互信任、共迎挑战的大家庭。
二是成果实。5年来,澜湄合作机制在教育、卫生、妇女、减贫等领域支持了500多个接地气、惠民生的项目,六国开展了互联互通、机场电站、产业园区等40多项大型基建和产能合作。外长会前,六国外长共同参观了澜湄合作成果展,看到了饱含六国各部门、各地方、各行业心血和汗水的合作成果,大家都备受鼓舞。可以说,我们用实打实的行动、心连心的举措,汇聚民智民力,赢得民心民意,确保了这一机制始终焕发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三是动力足。5年来,中国近50个中央级单位、近20个省份、众多智库高校和企业媒体踊跃参与合作进程。湄公河国家外长在会上纷纷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我们一致商定,要继续同心抗疫,共促经济复苏,拓展水资源合作,推进地方交流,促进民心相亲。会上审议通过了深化可持续发展、地方合作和传统医药合作3份成果文件,散发了《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与“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对接合作联合研究报告》等6份资料,相信将为机制未来合作提供更大动能。
九、记者:您如何看待澜湄合作的发展前景?对当前加强澜湄合作有何建议?
王毅:澜湄合作是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根本目标是促进六国共同发展,实现区域和平繁荣。当前全球产业链调整和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澜湄流域各国同样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互信水平高,互补优势强的合作伙伴,澜湄国家完全有条件抓住机遇,妥处挑战,推进合作不断提质升级。
中方将遵循习近平外交思想,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同湄公河国家共同努力,开创澜湄国家和平繁荣的新时代。
我们要重点携手抗击疫情,着力加强医疗物资和疫苗合作,早日夺取抗疫斗争最终胜利。我们要持续开展水资源合作,充分尊重各国合理开发利用的正当权益,提升流域综合治理能力,使水资源合作真正成为联系上下游国家的友好纽带。我们要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将生效、中老铁路年底通车、中泰铁路加快推进等有利条件,拓展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与“陆海新通道”的有机连接,不断扩大完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我们要鼓励六国地方政府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边境贸易、跨境电商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我们要深化农业、环境、减贫、人力资源等领域合作,为各国民众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我们要加强文体旅游、媒体智库、妇女青年等领域人文交流,增进六国民众的友好感情。
当年启动澜湄合作机制时,我们说过一句话:澜湄合作不做高大上的“清谈馆”,而要做接地气的“推土机”。我们要秉持为流域人民谋幸福、为区域繁荣作贡献的初心,坚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务实为先、民生为要的澜湄特色,动能不减、韧性更强,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推进合作,开启澜湄合作新的“金色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