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那一夜,我们以台湾电影为荣
上周六晚上,我以台湾传奇漫画家郑问纪录片《千年一问》监制的身份坐在国父纪念馆里,与上千位不同世代的台湾影人,以及从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远道而来的嘉宾们齐聚一堂,参与华语电影最高殿堂的年度盛事。那一晚,很可能是后海角时代最重要的一次金马之夜。因为,我们用电影重新确认了自己的面貌、信仰、与身世。
▲《海角七号》剧组与魏德圣导演参观【显影。破格而出:台北电影节20印记】特展,该片创造5亿台币票房,成为台湾电影难以超越的天花板。(图/台北电影节提供)
2008年,魏德圣的《海角七号》横空出世,创造了5亿台币不可思议的票房。12年过去了,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能破,成为台湾电影难以超越的天花板。也在当时,侯孝贤导演以乐观的态度鼓励大家,宣布台湾电影即将进入「黄金十年」。然而,这10多年来台湾电影的境况,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能在不同力量的拉扯与冲击中匍匐前进,摸着石头过河,盲目期盼「明天会更好」。至于会不会更好,没人知道。
当《海角七号》带起一波国片风潮后,中国也进入巨量资本疯狂涌入影视产业的浪潮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台湾影视产业的从业人员不分幕前幕后,纷纷渡海,前往想像中更大的舞台逐梦。功成名就者有之,虚度蹉跎者,其实也不在少数。有时我跟同业开玩笑,台湾简直成了对岸吸纳人才的「鳗苗场」,只要有人稍有成绩,马上会有人把他「接引西方」,从此「谨言慎行」,消失在台湾的大小银幕前,也逐渐被家乡的人所淡忘。
另一方面,自WTO以来,台湾长期成为好莱坞眼中的「模范生」。我们被训练成非常懂得欣赏好莱坞电影的优质观众,生冷不忌、照单全收。好莱坞的叙事和美学标准成为大多数观众评鉴电影的标准,不符合这套标准的作品,很多时候不被当成「电影」,也几乎没有被选择的机会。我常常在逛各大电影论坛时看到网友留言:「如果一个月只能看一部电影,当然要看人家用两亿美金拍的。就算难看,当在戏院吹冷气也比较爽!」这是最简单的算数,我无法反驳。
▲《千年一问》为台湾漫画家郑问的纪录片,该片已于10月在院线上映,并获本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提名。(图/牵猴子提供)
在这样的夹缝中,台湾电影的机会和出路在哪里?一个只有2,300万人的市场,真的能建立电影工业吗?
这个问题,从成立「牵猴子」的第一天起,我几乎每天都在问自己。这是不是一场注定以失败作终的战役?台湾观众,真的需要,或在意台湾电影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回到一个最根本的核心:台湾电影与台湾观众的关系是什么?
据统计,过去3年,每年有超过900部电影在戏院上映。若加上大小影展,以及快速起飞的串流媒体上的海量内容,很明显这是一个供给远远超过需求的时代。许多串流平台上的旗舰戏剧如《王冠》,单集制作成本几乎是台湾电影10倍。如果连传统进戏院看电影这个行为都逐渐式微,大家宁愿在家追剧,那与好莱坞电影或韩国电影比较之下相形弱势的台湾电影,岂不更没机会?
在这个冰冷逻辑之下,今年下半年台湾电影的大爆发,根本无从发生。
或许是对台湾电影的信仰还算坚定,或许是除了作电影外我们也不会作其他的事。即使遭遇到连续数年的市场低靡,台湾电影人依然坚守岗位,持续产出,没有人轻言放弃,并学习「如何用更动人的电影语言,讲述台湾的故事。」及至如穷山恶水般的2020年,终于在难得的历史机遇之下开出灿烂的花朵。
▲演员王净凭借着在《返校》的精彩表现,拿下2020年台北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图/记者李毓康摄)
由于防疫成功,于7月举办的台北电影节成为全球少见的实体影展与竞赛,成功凝聚台湾影人似乎已然惶惶不安的士气。紧接着由主要院线与国片发行商所举办的「国片起飞大联盟」更串起一波振奋人心的气势,唤回台湾电影与观众紧密相联的美好记忆,并透过联合宣传与档期协调,让下半年的台湾电影在上映节奏上井然有序,步调稳健。
而后,10多部接连上映的台湾电影,类型多元、情感真挚、再加上主创团队与行销团队以近乎苦行僧的方式全台行脚,以数十场,甚至上百的方式在戏院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终于成功敲开市场,赢得票房与掌声!就在那时,我们知道,台湾电影的「气」回来了。
9月30日,金马奖公布本届入围名单。我的作家朋友在脸书上写下「以前大家都用『入围就是肯定』来安慰自己,今年的台湾电影,光是要入围就得争个头破血流,每一部都无比精彩!」而这份名单,也囊括了来自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本年度最精彩、最大胆、也最自由的电影佳作。
11月21日,周六晚上,坐在国父纪念馆中,身为台湾电影从业人员的我,经历了参与金马盛会以来会感动的一晚。这样的感动不是因为自己参与的电影有幸上台领奖,而是我们用我们所仰望的电影艺术,确立了我们作为自由之人的真实样貌。这样的样貌很真挚、很可爱、很有温度。
▲第57届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则由《消失的情人节》拿下。(图/ETtoday摄影中心)
当电影巨匠侯孝贤在是枝裕和动人的引言后站上舞台,被他的徒子徒孙、工作伙伴所促拥,接受终生成就奖的奖项,全场观众起立致意。当从影超过60年的资深影人陈淑芳两度站上舞台,一举拿下最佳女配角与最佳女主角,创下史无前例记录时,全场观众起立致意。这一晚,是由无数感人落泪的时刻串连起来,这是一个有传统、有创新、拥抱多元、追求自由的神圣之地。
凌晨3点,当我坐计程车回家,思考这一切,而这一切,有了一个简单不过的答案。
金马奖所展现所有最珍贵的品质,就是台湾人努力追求并高举的品质。这样的品质是普世的,也是不朽的。若我们深刻理解并守护这一切,台湾的电影、台湾的故事,就能永远照亮这块土地,温暖每一颗向阳的心。
热门点阅》
► 后翼弃兵(The Queen’s Gambit)剧名背后的隐喻
► 赖祥蔚/《后翼弃兵》女主角的演技好吗?
► 看剧人生》2020台湾第一名美剧 《后翼弃兵》非看不可
► 温朗东/鬼灭之刃是一群胸无大志的人 无奈反抗的「超级小市民」故事
●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思想坦克」,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