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鲜血捍卫荣耀!魔兽电影十年坎坷之路
随着魔兽电影的预热宣传在全球范围陆续展开,这部魔兽迷和暴雪粉丝梦牵梦绕的电影终于露出它的神秘面纱。从2006年传奇影业宣布获得“魔兽”系列电影改编权以来,这部承载全世界魔兽玩家期待的电影并不如玩家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相反,在漫长的十年时间里,这部电影电影几经波折,四次难产,个中过程之曲折艰难实在让人唏嘘,但也因此而最终成就伟大。今天,我们就来回顾魔兽电影这十年来的坎坷之路:
第一次难产——版权归属
将魔兽争霸系列游戏改编成电影并不是暴雪临时兴起的念头,随着《魔兽世界》以出人意料的王者姿态席卷全球之刻起(暴雪开始对其预计销售量为100万套),暴雪就已启动了“魔兽”系列的故事背景的完善补充工作。大量游戏之外的补充剧情以小说的形式推出,自然而然的,为这部经典作品量身打造一部电影,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成为了必然的选择。早在2005年,暴雪就已开始秘密接洽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为自家“魔兽”找一个完美的合作对象。
然而,双方最初的接触就谈崩了,为啥?暴雪眼光太高。
暴雪在游戏玩家群体里的确大名鼎鼎,但在这些动辄几十年上百年的老牌电影公司面前还很年轻。然而这家只有10多年历史,营收还不及它们零头的游戏“小公司”就敢对影业大腕们提出了一堆“过分”的要求:
1:剧本创作必须按暴雪的拍摄,不允许修改,更不允许任何破坏《魔兽》完整世界观的行为。
2:只出售电影改编权,相关产品的衍生权益一律不卖(比如周边之类),即便DVD市场销售,暴雪也要分成。
3:影片投资至少1亿美元,对影片拍摄,暴雪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不但电影怎么拍要暴雪说了算,连找什么导演,什么编剧,什么演员也要暴雪点头。
(以上要求是基于随后暴雪与传奇影业合作情况的合理推断)
开玩笑吗?这是要当爹吗?好莱坞最具实力的几家电影公司向来都当爹当习惯了,怎么可能接受这种SM角色身份转变的重口COSPLAY?
所以,暴雪在好莱坞转一圈下来,不要说环球、派拉蒙这样的一线公司,连梦工厂、新线这样的二线影业都面露难色。无奈之下,暴雪只能另辟蹊径,寻找潜在的实力合作对象。
要知道,拍电影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当然钱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有“人脉”,何谓人脉?就是好的导演,懂得民众观影习惯的编剧,成熟的电影制片班底,足够票房号召力的演员。这些人脉基本都掌握在各大电影公司手中,如果能够和这些电影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自然可以轻松的调动这些资源。事实证明,这些问题的确成了制约电影后续发展的“定时炸弹”。
当然,对彼时的暴雪而言,这些潜在的问题远不如尽快找一家能够合作的对象来的重要,因为时间已经很紧迫了。
《魔兽世界》于2004年底正式上线,在2005年底,游戏的第一部资料片《燃烧的远征》完成度已经很高(因为修改完善的缘故,又跳票到2006年),而第二部资料片《巫妖王之怒》已经开始了概念设计。在暴雪的计划里,魔兽电影的剧情主线应该是《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到《巫妖王之怒》之间,拍摄时间大约2年左右,这样,到2008年电影上映时既可以填补游戏时间线的空白,也可以为资料片的上线预热造势。
因此,2006年5月,暴雪娱乐和传奇影业正式达成了协议,后者获得《魔兽》电影改编权。全球魔兽粉丝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事实证明,我们高兴的太早了。
小贴士: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业拥有全世界最强的电影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直观的体现在对电影创作的“工业化流程”上。从电影拍摄,剪辑,宣传,发行,周边产品开发销售,好莱坞电影工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通用的,严格的,流水线式的模式。它的存在为电影制作设定了一个“下限”,所以再烂的莱坞电影也不至于让我们完全看不下去,加上DVD,周边等系列收入,保证了一部电影最基本的收益。当然,随之而来的当然是商业片剧情恶俗化,模式化等问题。
因为这种体系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竞争者追赶的门槛,迫使一切潜在的竞争者或者合作者(比如暴雪)都必须屈从于好莱坞电影巨头制定的规则。
微软的《光环》斩获1380万套惊人销量
对此,IT企业中的巨无霸微软应该深有体会。2005年,微软携《光环》1、2作品轻松斩获1380万套惊人销量的余威,雄心勃勃的提出了游戏电影化改编的计划。先是任性砸下100万美元委托剧本作家Alex Garland(《海滩》和《惊变28天》作者)创作了《光环》电影版剧本,然后开出了7500万美元预算(由合作者提供,外加1000万美元保证金),拥有电影制作一切掌控权,并且不得晚于当年9月开机,以便能在来年夏季配合《光环3》的上市宣传。这还不算,微软还要求游戏改编版权费不低于1000万美元,票房分成远高于业内公认10%分成比例。
微软是什么企业?一家市值一度达到600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而《光环》系列则是XBOX上最畅销,在欧美地区拥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的游戏大作,有这么强悍的背景,提出这样的方案虽然苛刻,但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最终如何?该方案还是无人问津,焦急的微软把条件一降再降,直到2006年底才最终敲定和合作对象,即便如此,电影也一直到第二年8月才敲定了一个只拍过广告和MV的南非菜鸟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当然是监制彼得杰克逊大帝力荐的……)。
即便微软做了这么多的妥协,合作方环球和20世纪福克斯最后还是因为影片预算和风险问题选择退出,无人接盘的《光环》电影改编只能无疾而终。万般无奈的微软此后只能采取真人微电影的形式,通过网络为游戏造势。
第二次难产——导演之争
时间飞逝,一转眼就是2007年。在这1年多的时间里,魔兽玩家们除了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外,也在翘首期盼暴雪嘉年华能公布电影的最新消息,1年多的时间里,电影进展如何?
可是,在2007年嘉年华的发布会上,暴雪和传奇影业只是确认了《魔兽争霸》将以真人电影的形式制作,影片由谁执导,剧本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巫妖王”都没有答案。当然,暴雪还是承诺电影还将按计划于2009年上线,但明眼人已经察觉到其中的诡异气息:在没有确认导演的情况下,满打满算只有2年的时间,够电影制作吗?
再者,《巫妖王之怒》已经正式公布,预计在2008年上线,即使电影制作方已经证实电影发生在“魔兽世界”的一年前,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暴雪官方的确认。所以,2009年上映的电影不大可能还是“巫妖王”这个主题,这是不是意味着剧本上又有变数呢?
果然,2009年07月暴雪和传奇影业宣布,《蜘蛛侠》导演山姆·雷米加盟影片制作,同时Robert Rodat(这位仁兄作品有《拯救大兵瑞恩》、《爱国者》)参与剧本的撰写。
Robert Rodat的《拯救大兵瑞恩》
听到这个消息的魔兽迷们可谓眼前一黑,只觉一股腥甜液体涌上喉咙——老大,敢情这两年你们连导演都没找到啊!唯一值得魔兽迷们安慰的是,山姆·雷米的确是一个相当靠谱的导演,编剧也是个中人杰,相信魔兽电影一定不会让人失望的……
那么这两年暴雪都干嘛去了?答案很简单,物色导演同时重写剧本,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按暴雪最初的思路,《魔兽》电影应该以游戏内最具人气的角色之一阿尔萨斯作为电影的开篇,这个角色内心冲突和人生经历极具戏剧性和张力,对哪怕是完全没有接触过游戏的普通观众也有足够的吸引力。
在物色导演的过程中,暴雪一直坚持着不允许做出任何违背游戏世界观和时间线的改动——换句话说,暴雪和当年的微软一样,拿着现成的剧本去寻找愿意执导的导演。这种苛刻的要求对好莱坞的导演而言是无法接受的,没有一个有名气有追求的艺术人才愿意在这种束缚的条框下进行创作。对魔兽电影的高期待高标准又决定了暴雪不可能挑选一些没有经验没有名气的新晋导演。
这一拖就是2年,在传奇影业的反复劝说下,暴雪最终只能退后一步,姑且放宽一些标准。最终,传奇影业找来了山姆·雷米。
山姆·雷米导演的《蜘蛛侠》
山姆·雷米何许人?他可是为了贯彻自己理念不惜和索尼闹翻的牛人,当年蜘蛛侠1-3的热卖让索尼迫不及待启动续作的“流水线”式拍摄计划,而山姆·雷米断然拒绝不说,影片的主演们也纷纷站在他这一边,迫使索尼影业只能搁置《蜘蛛侠》的拍摄,最后甚至被迫放弃原本良好的观众基础,推倒重来。
选择这样的牛人显然是有风险的,而雷米在看到剧本之后认为拍摄的难度太大,因此要求允许他在不与原作世界观和时间线冲突的前提下,对剧情进行改编甚至原创一个没有出现在游戏中的剧情。对此暴雪并不是很乐意,但出于对导演以及传奇影业的尊重(总不能刚答应的人选就把人开了,太不地道),暴雪打算先看看雷米同志的剧本再说。
结果山姆导演费了几个月写出的剧本,却在第一时间被暴雪否决了。剧本虽说是原创,但已经很大程度增设了虚构剧情,脱离了暴雪的掌控(假设山姆增加了新的种族,虽然没与原世界观冲突,但显然增加了不可控因素),除此之外,新剧本大量加入了好莱坞流水线式的剧情设置。
从2009年开始到2012年,唯一可见的官方表态是2010年4月29日,暴雪创意总监Chris Metzen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魔兽电影还没有清晰的诉求,因此进展缓慢:“我们仍然在和雷米及他的团队商讨电影版的剧情,目前在我们想要实现的效果上卡壳了,我们想要将很多东西汇集在一起——我们想要述说的故事,我们想给观众的感受,呈现这一庞大系列的最佳方式。”
最终,双方还是没能谈拢,电影剧本几经修改但一直没能通过,一气之下,山姆·雷米宣布不再执导魔兽电影。暴雪和传奇影业寻找新导演的漫漫长征又开始了……
2013年1月,《月球》和《源代码》导演邓肯·琼斯确定执导,片重新改为《魔兽世界》。4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特效导演比尔·威斯登霍佛加盟,同时演员的筛选工作开始启动,并于当年10月公布了部分演员的人选,当年11月曝光了部分场景概念图,这意味着电影的拍摄终于开始走上正轨。
小贴士:为什么优秀游戏的电影化改编需要合适的导演?
第一,不同人对游戏本身的文化内涵与精髓理解的不同。尤其对电影导演,其业务性质更多要求它是一个知识面很广的通才,导演需要具备一种把陌生的事物转化成普通人可理解的语言(画面)表达出来的能力。在这个理解的过程中,不同导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切入点甚至对剧情完全相反的看法,由此演化出不同的“导演风格”,在这个过程中,导演对剧本的改编是几乎不可避免的。典型如《守望者》,这部电影的原著被公认为是难以改编成电影,但导演通过巧妙的改编让电影化《守望者》成为经典。而让导演去执导不适合他拍摄风格的电影,最终会变成一场灾难。
第二,不同的导演有各自擅长的领域,有的擅长剧情片,有的擅长警匪片,有的擅长文艺,有的擅长商业。作为魔幻类游戏的代表,魔兽世界的电影化必须要拥有同时擅长魔幻以及游戏改编经验的导演才能很好的驾驭。同时,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导演选择剧本的重要因素——中国科幻经典作品《三体》在翻译成英文版的同时,就已经进行初步的剧本化改编并与大量好莱坞和国内的知名导演进行了接洽,但依然无人问津,最终只能由一位无名导演接手。
第三次难产——剧本更换
如果说,在电影筹拍的6年里,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并不尽然。
因为横在电影面前最大的拦路虎并不是资金,人才,设备的客观因素,而是非常主观的“理念”问题。
何谓理念,通俗讲就是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具体到魔兽电影上就是如何最大程度还原游戏世界观的前提下,能够有创新,不落俗套的展现出游戏世界的魅力。再直白一点就是:要怎么拍摄电影,才能同时让粉丝满意,又能吸引从未接触过游戏的普通观众。
过于粉丝化电影必然是小众,因为对普通观众而言有太多陌生的剧情(在粉丝看来常识的背景)和“梗”,这一点史克威尔可谓感触颇深,当年一部《最终幻想:灵魂深处》以全CG为卖点,为调和游戏玩家和普通观众而原创的剧情却导致两头不讨好,并由此引发史克威尔的破产危机。
大量改编以满足大众需求又对游戏世界观产生影响。比如《生化危机》电影改编就另起炉灶,除了角色名字以及“打僵尸”主题外,电影和游戏没有任何关联。影片开始虽然取得一定成功,但续作很快因为缺乏文化内涵沦为单纯的花式虐僵尸,最终一部反响不如一部。
魔兽电影要摆脱这种“宿命”,必然要做出改变。而这种改变恐怕不大可能在强势的暴雪以及同样强势的好莱坞大导演之间出现。从这一点上看,暴雪选择邓肯·琼斯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上文提到,电影的剧本从2006年开始就在不断的修改,剧本的时间线也在不断变化,从山姆雷米到邓肯琼斯,一直到2014年1月正式开机前,剧本还在不断的修改。
从目前透露出来的情报看,邓肯·琼斯接手之前的魔兽电影剧本时间线已经从冰封王座之后提前到第二次人兽战争时期。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改变不是因为邓肯·琼斯的缘故。为什么弃用“巫妖王”这么好的切入点,而选择哪怕是许多魔兽玩家也不甚了了的人兽战争时期?笔者分析原因有三点:
第一,阿尔萨斯的剧情已经得到补完,通过小说以及游戏内剧情的发展,玩家已经拥有一个清晰的轮廓,阿尔萨斯个性,游戏时间线方面的遗漏的补完已经完成。再使用这个剧本,从剧情新颖度而言,于粉丝没有吸引力,对普通观众而言,要用2小时时间把阿尔萨斯的一生,把它的内心挣扎表达出来恐怕力有未逮。更何况,这时候游戏已经更新到《熊猫人之谜》,如果有普通观众由此被吸引进游戏,那么他又从哪里去了解后续的发展?你总不能让他一个人独自再经历一遍80年代的系列副本吧?
第二,经过十年的发展,到2013年魔兽系列已经是一个全球知名的游戏类IP,在这个前提下,仅仅只是以补完剧情,推广新资料片的理念拍摄电影已经不合时宜了,要让魔兽这个品牌走出游戏圈,进入主流社会,成为像《星球大战》这样的全球IP(品牌),就必须从头开始,一点点的把魔兽庞大的世界观展现在普通观众面前。这时候,原初的人兽冲突这条时间线显然更合适。
第三,从电影改编难度上说,人兽冲突比其他时间线(比如巫妖王崛起)要简单的多。因为后者还要考虑一些新种族出现、一些既定剧情的背景交代,在电影篇幅上肯定有所限制。但人兽冲突就是专门为引出兽人这个重要的游戏势力而创作的电影,对观众充分了解游戏世界观上肯定能拥有更多的资源(片长),如此一来,在电影续作里就不用过多的考虑一些不必要的背景交代对影片流畅性和叙事性的影响。(引出熊猫人,血精灵等新势力或者进入外域,诺森德等新区域冒险就更顺理成章)
不过,新剧本的诞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由于暴雪严守尊重原著与游戏世界观的原则,所以初版的《魔兽世界》(电影版,下同)剧情与编年史并无二致——邪恶的绿皮怪物(兽人)突然冲进了艾泽拉斯,人类联军则奋起反抗,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的故事——暴雪打算通过后续电影的拍摄,来逐渐揭示“我见过最卑劣的人类,也见过最高尚的兽人”这一主题,但从电影化的角度看,显得太过“平庸”,至少从普通观众的视角看,魔兽世界和那些商业流水线的大片并无二致,无非是换了皮肤的“正义战胜邪恶”。
如果影片修改掉这种简单的善恶二元论,模糊绝对的善恶,让故事的冲突的背景动机更加“人性化”的话,是不是更吸引人呢?这是本身就是魔兽忠实玩家的邓肯·琼斯提出的修改意见。最终,暴雪从善如流修改了剧本,这才是我们在预告片里窥见的魔兽全貌。
第四次难产——避开强敌
《魔兽世界》上映时间历经波折,如果说最早一次公布(2009年)的上映计划延迟是因为没有敲定导演人选的话,随后的几次推迟却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化考量——避免和同期的电影大作打擂台。
影片在2014年1月开拍,5月即杀青并开始后期制作,原本定于2015年12月18日上映。但随后,《星球大战7》公布了上映日期(12月份),为了避免与后者直接竞争,《魔兽世界》只能无奈将上映时间推迟到2016年3月11日。
随后,暴雪又在2015年宣布电影上映时间再度推迟到6月10日,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出于商业考量。
一般来说,电影上映日期的选择很有讲究,合适的时间点既可以避开竞争对手,又可以牢牢跟随票房市场变动。根据以往趋势研究,北美(乃至全球)票房市场公认的淡季是春季档(国内是春节到6月暑期),暑期档开始票房大幅度爆发,秋季档票房市场又会回落,一直到冬季档期迎来一个新的高峰。在暑期档或冬季档,观众更愿意去电影院,所以大量的影片云集这两个时间段,尤其对一些低投入的影片来讲,即便票房大头都被从大投入大制作的商业片掠取,剩下的收益也足够让人心动了。
另一方面,一些小制作或者对自身影片素质没有信心的发行商,则更多考虑在春秋季放映,这两个时间段虽然票房规模较小,但竞争也相对没有那么激烈,只要电影品质不要太差,保本还是可以做到的。如果电影口碑不错,甚至还可能引发二次传播效应,进一步冲高票房甚至创造票房奇迹。(比如斯巴达300勇士)
《魔兽世界》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如果选择春秋季上映,凭借影片的素质固然可以保证不错的收益,但其影响力远远达不到暴雪的预期。作为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游戏企业,暴雪和传奇影业当然希望第一部电影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所以,影片才将上映日期改到6月。
当然,这其中除了有暴雪对自家电影品质的信心外,应该说中国电影市场给了暴雪极大的鼓舞。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规模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而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追捧(而且特别能接受魔幻片),外加中国数量庞大的暴雪粉丝,才使电影最终定档6月。
(这里说句题外话,《魔兽世界》的投资方包括中影,这也意味着电影在审批方面不会有任何问题,甚至全球同步上映都有可能。)
近年横扫全球票房的漫威英雄们
魔兽世界电影历经10年坎坷最终得以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虽然笔者因为工作生活的缘故已经AFK,但作为玩家,我对暴雪始终心存敬意,感谢暴雪的坚持,能够在大荧幕上重现我们曾经魂牵梦绕的世界。
小贴士:暴雪如此看重游戏改编电影,不肯出售无限制电影改编权的原因,除了保护原著世界观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商业利益。曾几何时,漫画和游戏一样,在改编电影的题材上属于冷门,也存在改编难度过大的问题。譬如美国漫威,早在90年代就成立了电影部门,负责将旗下超级英雄改编成合适电影拍摄的剧本。但好莱坞电影公司对此并不感冒,他们认为像“被冻在地底几十年”(美国队长)、“穿着奇怪盔甲的富豪”(钢铁侠)这种角色根本不会有观众买账。万般无奈之下,漫威只能将旗下漫画人物的电影版权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电影公司,即便如此也只有诸如《刀锋战士》这种在漫威世界中二三线人物得到改编。而此前由于《超人》、《蝙蝠侠》系列票房口碑的惨败,超级英雄类型电影已经成为好莱坞的禁区。
一直到2000年,《X战警》的成功宣告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复苏,随后山姆雷米改编的《蜘蛛侠》更是把漫威漫画人物影响力十足的展现出来。而这时候,由于贱价出售电影版权的漫威终于可以不卖买断式的改编权(此前电影票房漫威一分钱赚不到)。
2005年,漫威漫画改编的电影已经相当多,有《蜘蛛侠》,《X战警》,《神奇四侠》,《超胆侠》,《绿巨人》等,这些电影票房不一,但都给漫威带来了不菲的分成收入。但相比电影衍生出的几十亿美金的市场,这些分成还是太少了。于是,漫威开始尝试收回系列漫画的电影改编权,除了能获得更高收益外,也为主导漫画改编进度和剧情赢得主动,为将来漫威的终极旗舰级电影《复仇者联盟》做铺垫。然而,之前由于出售了多个漫画英雄的改编权,使漫威不得不陆续买回《钢铁侠》、《美国队长》这样的电影改编权限。
最终,漫威在2008年独立投资《钢铁侠》并大获成功,并开始了漫威宇宙系列英雄的铺垫,成为好莱坞新崛起的电影制作公司(并且被迪斯尼以40亿美元收购),引得华纳旗下的DC也急匆匆开始上马相应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
由此可见,与漫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游戏IP也是一块尚未被挖掘的金矿。对于不差钱的暴雪而言,如果仅仅为了一点利益或者游戏品牌知名度而草草贱卖旗下著名游戏IP实在是不划算,因此动视暴雪干脆仿效漫威,自行成立了电影部门,打算继魔兽世界后,将自家另一个著名游戏IP《使命召唤》也搬上大荧幕。
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次精彩绝伦的魔兽电影终极预告片,期待6月10号:
电影《魔兽》终极预告片中文版(来源:本站)
去美国,看首映——爱玩网魔兽电影主题赛跑活动业已开幕:那些对魔兽最有爱的玩家快到碗里来!
欢迎参加——爱玩网百万稿费活动:当金牌作者,开本站专栏,领丰厚稿费,得专属周边!
详情请看这里
游戏专栏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