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配套硬上路 吴清基批双语政策太乌托邦
双语政策执行以来,师生叫苦连天且外界批评不断。示意照,非新闻事件当事人。(教育部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双语政策执行以来,师生叫苦连天且批评不断,前教育部长吴清基表示,想要提升全民英语能力的大方向是对的,但师资、课程、教学等方面均缺乏完整配套措施,「有理想,执行却有困难,家长与孩子都负荷很大,这是个乌托邦的想法,我看是不会成功。」
教育部昨(16)日宣布「大专校院学生双语化学习计划」第二阶段开跑,重点培育学校新增清华大学、政治大学与台湾科技大学,经费比第一阶段的年补助约5.8亿元,增加近新台币2亿元,在112到114学年度的经费约达7.7亿元。
「赖清德一句话就走下去,让人很担忧。」吴清基认为,推动双语政策,需要有背景因素,新加坡之所以成功,在于属于多元民族社会,不说英语不方便沟通,可是台湾情况与新加坡不同,执意要在本土推动双语政策,会造成很多困扰。
至于教育部宣布启动大专校院学生双语化学习计划第二阶段,比第一期再多砸新台币2亿元经费。吴清基说,教育部也只能往前冲,配合行政院办事,但大学生想必没兴趣以英语听课,老师教学也达不到效果,现在推动的EMI全英语课程,也只适合生医、理工等领域的学生,人文科系教学成果非常有疑虑。
东海大学讲座教授何万顺指出,双语政策现在是「战术与技术勾勾缠」,战术层面的问题包含教学现场的挑战、政府认为困难仅只存在于执行面,技术上则是缺乏政策辩论与讨论。
何万顺提到,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在2014年于台南市长连任后,在未取得共识的情况下,便率自将英语当作台南第二官方语言,担任行政院院长之后,便开始从中央部会执行双语政策,「根本是他一个人的想像」。
柯文哲昨日出席「2024总统候选人教育论坛」也提到,新加坡推动双语国家政策花费28年,台湾却想在2030年达到,当前最大困难在于缺乏师资,根本做不到。最近他听过最好笑的笑话是用英文教国文,「怎么会发生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