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爆躲冷气房反头晕! 医揭「冷中暑」真相:身体散热不及
▲突然从炎热的环境进入温度较低的冷气房,身体需要适应,可能会出现不适症状。(示意图/门诺医院提供)
记者张乃文/台北报导
天气炎热,外出买午餐大汗淋漓,回到冷气房有如置身天堂般。不过不少人都曾有过,从很热的地方突然进入较冷的室内,突然感觉有点头晕、恶心,像热伤害般不适。医师表示,一般常称「冷中暑」但医学上并没有这样的名词,只是在夏天是常见现象,建议进出冷热温差大的地方,可以穿个薄外套,喝些温水让身体适应。
书田诊所家庭医学科医师康宏铭提到,夏天常会出现的「冷中暑」现象并不是正式医学诊断。他说,夏天户外炎热,但办公室冷气温度较低,进出时会让身体温差大,可能有适应不良问题,造成身体不适,如疲惫、头晕、恶心等,症状有点类似中暑或热伤害。
康宏铭说,通常中暑或热伤害是因为散热不及导致,而冷中暑是因为从较热的地方突然进入较冷的地方,皮肤、毛孔和血管收缩,导致原先身体需要散热的部分无法好好进行。他说,需要一点时间帮助身体适应,此时可以喝一些温水缓和,或是披着外套,调适温差。
康宏铭提醒,年纪较大或有慢性病、药物使用者,因为排汗影响,相较适应及散热能力没那么好,另外小小孩部分也要特别留意。
台大医院副院长黄国晋建议,一般人一天喝水量以250cc为一杯,一天共喝8杯。近期午后雷阵雨情况较多,忘记携带雨具淋湿后容易感冒,他提醒,气候变化也会导致呼吸道变化、抵抗力较差一些,但尽快将身体擦干、衣服更换,就不用过于担忧,主要是身体有湿度,容易导致体温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