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商品飙涨 通膨恐复燃

可可期货价格本月飙涨至每公吨3,763美元,改写十多年来新高。图/美联社

软性商品期货今年涨幅变化

受天气相关灾害与全球气候风险攀升的影响,许多软性商品供应紧张导致近几个月价格狂飙,包括柳橙汁、活牛、粗糖与可可期货价格,9月份皆攀抵至少十年新高。这恐怕加剧通膨复燃压力,令消费者荷包更加吃紧。

专门追踪软性商品表现的「标普高盛软性商品指数」(S&P GSCI Softs index)今年迄今累涨逾18%。柳橙汁期货价本月触及创纪录的每磅3.5美元,活牛期货价格也改写新高、每磅来到1.9205美元。

柳橙汁价格飙涨,原因除了全球柑橘供应短缺外,去年秋季飓风袭击主要产地佛罗里达州也是重要因素。此外,受气候变暖影响,巴西与墨西哥等主要出口国,也下修今年柳橙产量预测。

推动肉类价格上涨因素则包括:美国牛群减少、牛肉需求持续成长,以及劳力与燃料等投入成本攀升。美国中西部今年稍早干旱伤害草原与干草作物,迫使部分农夫必须宰杀牛群。

根据美国农业部预估,今年与明年肉类供应料将下滑,此情况甚至可能延续到2025年与2026年。

粗糖与可可价格近几个月也大涨。粗糖期货价格上周达到每磅27.62美分,创下2012年以来最高。可可期货价格本月飙涨至每公吨3,763美元,也改写十多年来新高。

粗糖今年稍早价格狂飙,原因除了需求增加外,印度与泰国等生产大国因极端气候考量而下调产量则是另一因素。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糖生产国,仅次于巴西。

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DWS)大宗商品与自然资源主管昆恩(Darwei Kung)表示:「软性商品对于气候变化特别敏感,因为这可能干扰生产。这就是价格上涨原因且没有短期解决方案。与需求端相比,生产端对于软性商品影响极大。」

随着全球各大食品巨擘纷纷转嫁高涨的投入成本,受害最深的永远是承受商品涨价冲击的消费者。幸好,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价格已从今年稍早高点回落,令消费者能够稍微松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