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水治霾?大陆疯买「雾炮车」害追撞 郑明典:伪科学
▲随着气温下降,「雾炮车」喷出的水雾在地面结冰,导致不少交通事故发生。(图/翻摄自央视)
大陆雾霾问题严重,许多地方政府近年来疯狂买进俗称「雾炮车」的洒水降尘器,希望能「洒水治雾霾」,但近来有专家认为洒水不但没什么用,可能还会加重污染,连中央气象局预报中心主任郑明典也笑说:「算是伪科学的例证」。
陕西省6日上午短短2个半小时内,就发生了38起车祸,其中一起最严重的车祸还造成16辆车连环追撞。根据陕西临渭交警大队表示,这38起交通事故全是因为路面洒水结冰酿祸,所幸只有2名民众因此受伤,而这也引起许多人对于「雾炮车」成效的质疑。
北京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表示,这款工具原先用于工地施工,或是老旧社区、工厂、烟囱的拆除工作,目的是避免施工时起灰,但说穿了「雾炮车只是个洒水的东西,就是高效能地把水洒出去」即便空气中的污染物被喷了下来,其他污染物也会快速地补充过来。
▲大陆近年迷信「雾炮车」神话,许多地方政府都相继采购。(图/翻摄自央视)
王跃思认为,很多城市之所以夸大「雾炮车」神话,背后可能涉及官商勾结或利益交换,即便地方政府花预算采购「雾炮车」后,都会在媒体上进行宣传,但报导中几乎不曾明确指出「雾炮降霾」的具体证据、指标;根据陆媒报导,「雾炮车」的均价为人民币66.6万元(约新台币306万元),最贵的甚至高达人民币133万元。
「雾炮车」虽宣称透过120公尺远、60公尺高的柱状水雾,能有效吸附大气中的雾霾粒子,将其凝结成粉尘团沉降,以达到治霾效果;但大陆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认为,原本属于气体的硫化物、氮化物,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细小颗粒物,不但对降低大气污染毫无成效,反而还会加重细悬浮微粒(PM2.5)污染。
郑明典10日在脸书转贴相关报导,表示「有趣的新闻,这算是伪科学的例证~」引发许多网友热烈讨论,有人表示「雾霾高度飘得很高,在地表附近洒水大概没多少效果吧」但也有人认为「最少(大陆)有所行动,看台湾政府有何作为」甚至还有人笑说「这算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模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