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上「寂寞」逼出来的画家 每天15分钟跟电视学画画

石家庄塞罕坝美景。(图/新华社

本报讯

森林深处,建一座房子,吟诗、作画养花剪纸……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想必会令无数人神往。然而,如果生活在这种房子里十多年,每年有9个月几乎与世隔绝,那会是怎样的情景?「除了孤独,就是寂寞。」现年46岁的刘军和47岁的齐淑艳夫妇如是说。刘军和齐淑艳是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防火瞭望员。塞罕坝地处河北省承德市北部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交界处。1962年,国家在这里建设机械林场,55年来,几代塞罕坝人营造出了112万亩森林。林场内海拔1940米的大光顶子山是塞罕坝的制高点山顶上一座四层高的白色建筑望海楼」,在茫茫林海中显得突兀而孤独,刘军、齐淑艳就在这里长期工作、生活。他们的工作是白天每15分钟报一次火情、晚上两人轮流值班瞭望火情。「11年前我们刚上来的时候,这里只是一座简易的红砖房,不通电、不通水,取暖靠烧火。」齐淑艳说,「那个房子,天一冷上下透风,炉火烧得通红,裹着棉被都冻得发抖。早上起来一看,馒头冻得梆梆硬,咸菜冻成了冰疙瘩豆腐都冻酥了。」「最初的两年里,枯燥乏味的生活让我们十分憋闷,有时候一个月都见不到一个人影。刚开始俩人憋闷经常吵架,后来连吵架都没话说了。」刘军说,「夜晚,山上除了风声野兽的叫声,剩下就是两个人的呼吸声,静得令人害怕。」「秋天落叶松变黄的时候,最想家。憋得难受的时候,我就出去喊两声,那么大的林子只有我自己的回音。」齐淑艳说,「最难熬的是冬天,眼前只有一种颜色:到处白茫茫一片。想出去走走,但雪太大,一只脚迈出去,另一只脚在雪里就拔不出来了。」为了排解寂寞,刘军拿起了笔,开始横平竖直练字。后来,望海楼里装上了电视机,刘军每天花15分钟时间跟着电视学画画。多年来,他记不清自己画了多少张画,只记得练习纸最初是论斤买的。「公鸡啄食」「葡萄熟了」「雪地晴川」「林间巡护」……如今,一幅幅画作,挂满瞭望海楼里的墙面,初一时就辍学的他硬是被寂寞逼成了「画家」。闲下来的时候,刘军还喜欢侍弄花草,以打发无聊的时间。在他们居住的望海楼里,摆放了近20个品种的数十盆花草,有的连他自己也叫不出名字。刘军一家三代人都在塞罕坝工作。「父亲是林场第一代建设者,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也是林场的瞭望员,后来调到场部更夫,还为林场养过马。」刘军说,「现在我的儿子是林场的一名扑火队员。」

在塞罕坝这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场里,有9座望海楼,其中8座由像刘军、齐淑艳这样的「夫妻档」共同值守。55年来,塞罕坝林场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瞭望员们功不可没,他们也因此被誉为「森林的眼睛」。(新闻来源:新华社港台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