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弄堂拆迁惊现「咸丰五年」 民众闻风抢拾古董城砖
上海黄浦区一条有百年历史的老弄堂最近在拆迁,但拆下来的砖跟普通墙砖不同,不仅又大又厚重,有的还刻「咸丰五年」、「上海城砖」等字样。目前,拆迁单位现已停工。收藏家怀疑这些砖是明清时期的古董墙砖,而消息一传出后,有许多人前往「拾砖」。
根据上海《新闻晨报》报导,曾经开过多年古玩店的市民向先生日前偶然路过自忠路,发现一条老弄堂正在拆迁。「凭着职业敏感,我走了进去,看看能不能淘点有年份的东西。」
他回忆道,发现满地的砖块并不是普通砖块,而是城墙砖块。部分砖块上刻有「咸丰五年」、「上海城砖」的字样,这是清代上海古城墙特有的标志之一,因此他更加确定这就是古城墙砖。
▲自忠路60弄福源里挖出大量刻着字样的墙砖。(图/取自新闻晨报)
「我初步看了下,被拆下来的上万块砖头里,大部分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上海古城墙砖,距今已有460多年历史。」向先生指出,虽然明清城墙砖的大小没有很大区别,但明朝的烧制工艺精良,因此砖块稍重一些,颜色有些发青,相比之下,清朝的城墙砖颜色则发黑,较为疏松。
「明清城墙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清朝城墙砖刻有咸丰五年、上海城砖字样,但明朝城墙砖没刻任何字。」向先生表示,从数量上看来,这批被拆下的城墙砖中,清朝的城墙砖数量较少,大约每100块城墙砖中,仅有5、6块清朝城墙砖。
他估计,刻有咸丰五年字样的清代城墙砖,品相较为完好的可以卖到1000元(人民币)一块。由于城墙砖质地优良,不少买家除了收藏外,还会将其制成砚台,磨墨效果绝佳。
不过,根据报导,城砖可卖钱的消息一出,老弄堂变得热闹非凡,较完整的古城墙砖被人取走,支离破碎的砖块被当作建筑垃圾运走。
而《新民晚报》引述黄浦区政府消息称,黄浦区文物部门深入调查后,对现场200块已拆下的墙砖进行收集保护,同时请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派专员日夜看守,以防再有人私自运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