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硬通货 大陆月饼经济学成形

大陆广西柳州市一家烘焙企业推出暗黑色的螺蛳粉月饼,一时成为网红月饼。(中新社)

中秋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大陆月饼市场的比拚早已不限于口味层面,各大品牌发力包装材质、设计创意、潮流元素等多方面。月饼销售期短,前后不足2个月,却成为部分餐饮食品企业的营收主力。然而,在大陆,月饼已成为社交「硬通货」,甚至发展出一套月饼经济学。

除了传统月饼生产商,越来越多企业透过跨界联名分羹月饼市场。盒马工坊推出「冷锅串串现烤月饼」;螺蛳粉品牌螺霸王推出螺蛳粉月饼;杏花楼则与雀巢联名,推出植物肉五仁月饼。

大陆月饼市场的整体规模仍在不断扩大。艾媒咨询的资料显示,2020年,大陆月饼市场销售规模已超200亿元(人民币,下同),而伴随疫情防控常态化、民众走亲访友的需求将继续复苏,预计2021年大陆月饼销售规模将达218亿元。

据《时代周报》报导,实际上,中秋节迎来送往之间,月饼社交属性日益凸显,月饼券由此诞生。它先后经过生产商、经销商,流向市场,兜兜转转之后,往往最终流入黄牛之手。之后,月饼生产商们又从黄牛手中回收月饼券,继续下一个轮回。

如此一来,月饼券流转形成完整利益链,「可兑换月饼」的票券在不断流通。倒卖之间,貌似所有参与者都成为赢家,月饼经济学就此成型。

不仅月饼,中秋期间上市的大闸蟹也出现「证券化」现象,还有一些商家左手倒右手,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比如,商家先印好一张面额500元的蟹券,以400元的价格卖出,消费者购买后送给他人,而回收蟹券的回收商将其以250元的价格回收,同时,以300元的价格将蟹券卖给了商家。如此,在「无蟹可给」的情况下,每张蟹券净赚100元。

本月14日,中消协发布双节消费提示称,在购买大闸蟹方面,消费者尤其要注意防范螃蟹券套路。很多消费者反映在购买螃蟹券后,或是面临「一券在手,螃蟹难求」的供需不平衡局面,或是收到的螃蟹缩水严重、缺斤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