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么是「沟通」? 陈为廷要的不只是跟教育部沟通而已

文/尤菊芳

篇文章酝酿很久,直到事件冷却后才发表,希望这样不会受到事件情绪的影响,而无法专注谈所谓的「沟通」问题

关于陈为廷怒骂教育部长的事,各界都有很多讨论,辜不论维持一定礼貌在这个事件中到底重不重要,但各家报导都指出学生指控教育部「未能聆听学生的诉求」或「没有和学生好好沟通」。

▲图/东森新闻提供。

甚么是「沟通」?是不是就是communicate?英文字典中communicate的第一个定义多半是to convey knowledge of or information(传达知识或讯息)或to make information known(使讯息被知道)。如果找communication的解释,可能会有exchange of information(讯息交换)或长一点的a process by which information is exchanged between individuals through a common system of symbols, signs, or behavior(一个讯息透过共通的象征、符号或行为在不同个体交换的过程,这真的是很烂的中文,拆解一下的结果是两个重点:第一,communication是讯息在交换的过程;第二,不同个体间有共通的象征、符号或行为可为工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怀疑过「沟通」可能是个现代才有的新词?感觉起来满洋化的。我去查了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根据该辞典所载,左传中就有;「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意为「开通水路」。在古时,沟通就是开一条「沟渠」让两条河的水流互「通」。原来「沟通」一词不仅不是外来语,还是个有典故老词。当然,这本字典上也列出了「沟通」的第二个解释「彼此间意见的交流,或讯息的传递」。

记得以前研究所教授在教communication的概念时说:先要有「沟」才能谈「通」。她所谓的「沟」,指的是讯息不通的「鸿沟」(information gap),意思是一方有另一方不知道的讯息,或双方都有对方不知道的讯息。然后,「通」是把讯息透过某种共通的方式(口语、文字、比手画脚或甚至眉来眼去),传达给不知道的一方。

看起来,我们老祖宗讲的「沟通」是为了要「通」,所以挖个「沟」(沟渠、水道)。而英文的communicate/communication是强调因为先有「沟」(鸿沟),才能去谈「通不通」的问题。不过不论是「通」的企图先出现、还是「沟」的概念先发生,反正后来都「通」了。所以呢,沟通就是「报给恁知」(台语发音)。譬如在妈祖出巡的时候报马仔沿途敲锣,让信众知道进香队伍即将抵达,亦顺便提醒民众,应摆设香案,迎接妈祖的到来。顺道一提,关于「报马仔」的由来,有一说它是古代县衙里的一个小官,很像是传递讯息的传令兵之类的;另一说是它原来被称为「探马仔」,原为军队中刺探军情回报的「探子」。不论何者为真,我们把「报马仔」跟八卦爆料连在一起,其实是污名化了这个公务人员头衔。(咦!公务人员的新解好像就是贬抑词,不是吗?)

后来我念完研究所,在东海教授「英语教学课程,每次都会仔细解释最夯的「沟通式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当讲解完「沟」与「通」的概念以后,总会顺道问一问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状况如何。原先以为新一代的孩子们与父母间的沟通管道通畅无比,但令我十分讶异的是:认为与父母「沟通良好」的学生寥寥无几。因此我更进一步问为何会如此。

有一个学生说:「因为家里一楼开卡拉OK店,晚上总吵到凌晨两三点,常常会被点唱的歌我都听过几百遍,只要楼下音乐一响起,我脑中的伴唱机就同时打开跟着播,一方面严重影响读书时的专注,同时也影响睡眠品质。所以到了高二下的时候,我想搬到学校附近去住,以便专心准备考试。我跟爸妈沟通,他们说我从小到大都在这样的环境读书、睡觉,不可能到了高二突然就被吵得不能读书也睡不着。他们一口咬定我说谎,嫌家里吵是因为我想出去跟男生鬼混。我气得一两个礼拜不跟他们讲话。」

我们来分析这个情境中的「沟」与「通」问题。

这个学生和他的父母间真的没有好好沟通吗?在我看来,他们「沟通」得很好。「你不知的我报你知」、「我不知的你报我知」,这符合沟通完成的定义。如果大家不相信我所说的,可以去Wiki上查communication,会看到以下这段话: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is complete once the receiver has understood the message of the sender. 意思是:一旦讯息接受者已经理解讯息发送者的意思,沟通的过程就完成了。也就是说,上例中的每一个「知悉」都是一个成功的沟通。

但是为什么我的学生会觉得跟父母「无法沟通」呢?其实,她要的是父母的同意、她要的是达成共识(相信她说的理由),并且产生行为改变(让她暂时搬出去住)。换句话说,学生和父母间讯息互换良好,但是没有进一步的共识。我的学生不知道讯息抵达以后,对方是否采纳其实不关「沟通」(讯息交换本身)的事!

现在可以把话题拉回陈为廷事件,其实那一群学生抱怨的不只是教育部「未能聆听学生的诉求」或「没有和学生好好沟通」,他们要的更多!但是,他们知不知道他们的诉求是什么,到底想改变什么?或者,他们知不知道,他们所谓的诉求,根本不是他们批判的这一小撮人可以解决的?

沟通可以解决歧见吗?如果事情只要「你知我知」就够了,沟通的确可以解决问题。沟通是达成共识和产生改变的必要手段。不过别忘了,「沟通」只是起点而已,接下来到底要什么,那一群在凄风苦雨中坚持不撤离的学生想清楚了吗?或者,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冲劲其实被政客操弄了,全都变成了夺权的砲灰?当学生散去,政客还在争取学生们为他们力拼的理想吗?

●作者尤菊芳,目前任教于东海大学外文系。目前为《ETtoday新闻云》合作名家。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