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车笼埔人间炼狱──师管区阴晴之1(方述斌)
民国42年蒋介石(前排中间持杖者)亲临视察成功岭新兵训练中心的整建工程,父亲 (前排左一)陪同在侧解说。(照片:作者方述斌提供)
民国39年5月舟山大撤退之后,蒋介石发表「告全台湾同胞文」喊出「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口号,誓言带领追随他入台的百万军民重返大陆家园。那时候全民备战,枕戈待旦,全岛一切以反攻大陆为最高指导原则,因此充员战士的征召和训练成为至关重要的首要工作。
民国41年6月1日国防部下令,将第87军军部及第211师司令部改编为台中师管区,父亲方绍汉以211师首席少将副师长转任首届师管区首席少将副司令,职责主要负责台湾中部7个县市的后备军人的训练、组织和动员,以及地方警备的管理与调配,另外还负有保安、民防等重要任务。
民国41年国防部任命父亲方绍汉担任台中师管区首席少将副司令。(照片:作者方述斌提供)
父亲说,《中华民国兵役法》于民国25年3月1号付诸施行,26年抗日军兴,当时为了因应军事动员需要,分别在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陕西等8个省分分别设置兵役管区,全国共计25个师管区和56个团管区,并且又在各省县市内设立「国民军训委员会」。
民国28年再将各省兵役管区与「国民军训委员会」合并改组成为军、师、团管区3个层级的司令部。民国35年6月国府再次重新画分全国为17个军管区、60个师管区和199个团管区,专门负责兵员征集及训练工作。 后来因为国共内战日益激烈,兵员征集十分困难,所以到了38年时其组织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台湾地区则在民国36年开始设置师管区,下辖基隆、台中和台南等3个团管区。38年1月又将其全部撤销后改设军管区,军管区司令由省主席兼任,但4月份又遭撤销,这个期间经过数度改变,终于在40年底国防部设置动员局,恢复师、团管区编制,并且依据「军事动员体制法条」把整个台湾地区画成台北、台中、台南及台东等4个师管区来管辖。
民国41年5月份国防部着手把陆军56师司令部和所辖的166、168、199等3个团,改编成为「台北师管区司令部」,下辖宜兰、基隆、台北、桃园、新竹等五县级团管区。
又把陆军87军军部和211师改编成为「台中师管区司令部」,下辖苗栗 、台中、台中市、彰化、嘉义、南投和云林等7个县级团管区。
同时又将陆军64师、96师和16师合成编为「台南师管区司令部」,下辖台南、台南市、高雄、屏东和澎湖等5个县级团管区。
最后于同年8月以陆军的第8师和50师为主,编成「台东师管区司令部」,下辖花莲和台东两个团管区。至于台北市和高雄市两地的团管区则直隶国防部动员局。
父亲任职台中师管区期间,同仁们全力推动整建成功岭、竹子坑、坪林和车笼埔等四大士兵训练中心,当时蒋介石经常抽空亲临工程进度,并常对训练场地设施和教材科目提出指导,足见「练兵」一事在其心中的重要程度。经过将近3年的努力,各项整建计划陆续圆满结束,父亲亦屡获国防部嘉奖,并且获颁忠勤勋章一座。
成功岭位于今日台中市乌日区大肚台地上,日据时期它是日本人及台湾有钱皇民才有资格与财力去消费的跑马场以和高尔夫球场。日本第16任台湾总督中川健藏非常喜欢到此处观看赛马及打高尔夫球,后因其家属与好友屡屡抱怨此地交通不方便,没有火车与汽车直达,中川遂于民国23年在此地专门设立了「游园地前车站」。民国34年台湾光复后,国军接收此地后就将其改为「成功基地」,专门预备作为士兵训练场地。
父亲回忆,民国47年7月「八二三砲战」前夕,台海两岸对峙情势日益紧张,国军在日军顾问「白团」的建议之下,采纳了「义务兵服役制度」与「预官服役制度」,同时蒋介石命令国防部订定「大专学生暑期集训办法」,规定即将进入大专就读的所有男性学生,经过健康体检后,必须接受为期12周的暑期训练,作为预备军官的养成教育。同时严格规定,凡在校大专院校学生的军训成绩不及格者,将在毕业前丧失参加预官考试的资格,而且毕业后只能以士兵资格进入军中服役。
这项「大专集训制度」一直沿用至民国88年才废除,前后40年间共计130多万大专学生接受过严格的军事教育洗礼。当年军中标榜的口号 :「铁的纪律、爱的教育」以及「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相信在许多男儿心中都留下了不能磨灭的酸甜苦辣记忆。当时民间谈恋爱的青年男女,到了论及婚嫁的时候,女方家长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经常是「当过兵没有?」,借着服兵役来验证东床佳婿的身心体魄,亦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
民国66年夏天笔者亦在成功岭接受大专学生军事集训,有一天早晨父亲前来营区探视,由当时的「全国大专集训中心」班主任朱致远中将陪同参观成功岭各项军事设施,父亲也当场回忆并向朱解说成功岭开创时期的原始地貌及开辟整建过程,两人相谈甚欢,整整聊了两个多小时。父亲说,朱是陆军官校16期的小学弟,傅作义降共时,曾在北平担任中尉副连长,后又服役金门,虽从未直接隶属过父亲,但因彼此驻地相邻,故已久闻父亲之名,朱后来因绩效卓着,陆续升任陆军官校校长及陆军副总司令。
当时全台湾中部的四大兵员集训中心,除了知名度最高与设备最完善的「成功岭」之外,还有位于今日台中市太平区的「车笼埔」和「坪林」两个训练基地。另外,「竹仔坑」训练基地则设在台中市大里区。
「竹仔坑」即为现今台中市大里区的健民里,过去因为此地盛产竹子而得名,在清朝及日据时代,均属于原住民活跃的番仔寮。「竹仔坑」本来地理偏僻、人烟罕见,但是自从训练基地在此建立后,吸引许多平地人前来营区周围建屋居住及开设商铺营生,因此逐渐成就了今日大里地区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
「车笼埔」名字由来十分古怪, 它位于头汴坑溪和草湖溪中间的冲积扇上 ,早在清乾隆55年就已发展成完整聚落形态,根据地方文献记载其正确名称应是「车轮埔」或「车人埔」,相传以前当地汉人与原住民之间,常因争取生存空间发生冲突,有一回时值年节期间,一天夜晚制糖厂工人完成祭祀妈祖仪式后正在吃饭,突然遭遇大股原住民战士袭击,这件事件造成平地人的死伤逾百人,事后当地村民必须动用牛车数十辆,每车都载满交叠尸体鱼贯运出埋葬,因此得名。
「车笼埔」包括今日太平区的光隆、福隆、兴隆、永隆和德隆5个里。 「车笼埔新兵训练中心」即位于光隆里内,这个基地主要整训对像为新进士兵和士官,并且以严酷的训练手段及刁钻的整人花招闻名全国,因此颇让年轻人闻之丧胆。当年社会流传有「血溅车笼埔,泪洒关东桥 (按:关东桥为新竹的新兵训练中心)」的可怕传言。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每年各梯次举行的分发抽签大会中,抽到这两个训练中心受训的年青人经常当场泪崩,有的人甚至恐惧的瘫软昏倒在地,这种有趣的情景成为当时上报率颇高的社会新闻。
早年的「车笼埔新兵训练中心」的确在民间存在着「人间炼狱」的负面形容,每梯次到此受训的充员战士几乎都会发生十余起因为精神及体力不堪负荷以至选择半夜轻生,或者承受不住高强度训练项目因此当场虚脱崩溃的悲惨事件,父亲为此不断发生的悲剧感到十分生气与难过,屡次到这个训练中心视察,并且经常对负责训练的军官与士官长训话,三令五申严禁军中施行不正当手段的管教和体罚。
父亲说,当年台湾中部的练兵基地中以「坪林营区」占地最为广阔,高达50余公顷。此地在日据时期为台中东飞行场,后来被国军改建为新兵训练及驾训中心,当年台湾中部地区大约5成的充员战士都由这个训练中心负责整训,每一期新兵训练完成后举行的结业仪式,父亲都会亲至现场颁奖和训话。直至民国80年后,由于营区周边平民人数及商业活动激增,加上邻近的勤益工专升格为科技大学,国防部便将部分营区无偿移拨给「勤益科技大学」使用,又将部分营区交由台中市政府改建成为「坪林森林公园」,剩下的一部分营区则保留下来成为「爱国者飞弹基地」。
(作者为作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