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挑战陈水扁的人──进步台湾的关键人物(四)

1993年2月15日连战拜会北市立法委员。(左起)陈水扁、连战、洪玉钦。(林道铭摄)

在充满不确定与危机感的大环境中,2004年3月20日台湾的总统大选,变得空前的重要。它影响了,甚至决定了,台湾的命运。

选民──特别是中间选民──所最关心的,是候选人的治国理念与政策主张,而在喧哗的媒体上,常不可得。

陈水扁先生于2004年1月间出版了《相信台湾:阿扁总统向人民报告》,2月下旬「天下文化」出版了连战先生(1936-)的《改变,才有希望》。1千余万的选民,可以从这二本书中来比较分析他们的政见与远景。

10余年来,我在《远见》杂志对「如何做领导人」曾发表过一些评论,摘引一则。在1992年11月号的《远见》上,我对当时的李总统有五项期许,原文是这样写的:

一、做全民的总统:不是做本省人的总统,也不是做财阀、地方派系、利益团体所拥护的总统。

二、做治国理念的推动者:当国家进入多元化时代中,治国的崇高理念-民主、法治、均富、宪法、统一等等,需要厘清、需要鼓吹、需要坚持。

三、做一国的道德领袖:在当前社会纪律荡然、道德标准衰废之际,总统更可以发挥宗教情操、树立正义与公平的标竿,做老百姓仰慕的楷模。

四、做宪法体制内五院间争执的仲裁者或大伤痕的愈合者。

五、做国家利益的维护者:超越省籍情结与统独之争,维护中华民族的永久利益与中华民国的长期利益。

黎明前的一刻,分外黑暗。面对陈水扁的连任,人民要「忍」,也要「颠覆」。「忍」是指再忍到520就会见到旭日东升;「颠覆」是指对执政的人与执政的党,「做不好,就换掉」。

连战与陈水扁(中时摄影组摄)

政治人物的责任就是化「梦想」为「现实」,化「零和游戏」为「双赢」。在双赢的架构下,台湾海峡将变成温世仁先生所形容的「消失的海峡」。

抛弃历史上的猜忌与仇恨,历史新的机会就在我们眼前。没有变局所付出的代价,就没有产生新局的动力。虽然大家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但或许是民主化过程中政权轮替所难以避免的。我希望对政治人物失望,但不绝望的人,在本书中找到了新的希望。我也希望对台湾前途徬徨,但又深爱这块土地的人,在本书中找到了新的方向。

总统的视线不只是现在,更看到未来;总统的决策,不能只注重个别团体,更要照顾整体利益。总统的心思不能一直在竞选之中,只看着下一次选举。总统不能为了一时讨好而遗祸后代,不能因一时权宜而破坏制度。总统要为国家想未来,为下一代创造机会。只有未来充满了希望,才能看到有活力的今天。

我们相信:此刻的台湾,需要改变,改变才有希望。

台湾的新局,是台湾历史的新篇章。只要我们付出心血,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主角,都可以留下纪录,都可以留下骄傲。

后代子孙回顾这一段新局的诞生,或许会以赞赏的口吻说:「那真是一个动人的年代,充满了动人的故事。」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进步台湾:70年代起提倡的「改」与「变」》,作者:高希均,天下文化出版。

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史话专栏欢迎书摘合作与历史相关文章、照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