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未受蒋经国重用的人──进步台湾的关键人物(一)

王作荣(左)、张叔明(中)、赵耀东(右)座谈特许行业。(苏俊郎摄,中时报系档案照请勿转载)

编者按:中华民国能逐渐走向现代化,发展经济,增强国力,靠各方面的努力,天下文化创办人高希均最近出版的新书《进步台湾:70年代起提倡的「改」与「变」》,其中摘录11位转型年代的关键人物,除了大家熟知的深耕台湾推手蒋经国、孙运璇、李国鼎、赵耀东等外,本专栏今起节录另外5位较少被人提及,但对台湾转型深具贡献的关键人物。

王作荣先生(1919-2013)才气纵横、勇气百倍;又有深刻的观察、一针见血的评论与万夫莫敌的自信。

他是一位受过严格现代思潮训练的经济学家。他融合了儒家思想、西方理念、独立思考、道德勇气;以财经、教育、法治为厘订政策的主轴,以国家现代化为终极目标;集大学教授、意见领袖、政府官员的三重身分,言人所不敢言,坚持人所不敢坚持;其综合影响超过了任何一位教授、一位意见领袖、一位官员。

经济学家依他们的贡献也许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经济理论有原创性的贡献,他们是诺贝尔奖得主。自1969年颁发以来,全世界约有70位得到这项荣誉。第二类是按照他们的贡献及参与,分别在不同的专门领域发挥专才:

──有些在构建模式与实证研究上有成就。

──有些在推进经济理论上有创见。

──有些把经济理论与思潮用到公共政策,用以提升社会进步有贡献。

不曾有中国经济学家得过诺贝尔奖。一些中研院院士多是第二类的前两项。

作荣先生是属于最后一个类型,他对台湾经济发展政策的贡献,不论是正面的提出或反面的反对,半世纪来几乎是无人出其右者,影响的范围更超越经济。

在经济学界,因研究领域的不同,有劳动经济学家(labor economist)、发展经济学家(development economist),比较少见「政策经济学家」(policy economist)的这个名称(偶有public policy economics出现)。用这样的名词,尊称他为台湾第一位「政策经济学家」,是完全符合国情的。正如作荣先生自己所指出:他是第一位用总体经济观点(如国民经济预算、计量经济模型、投入产出表),来设计台湾整体经济政策与发展。

王作荣自传(图/天下文化提供)

作荣先生的言论与思路影响了台湾经济发展政策半世纪。更正确地说:凡是他提倡的,不一定变成政策;凡是他强烈反对的,很难变成政策。他是台湾50年来第一位经济学家对财经政策有深远影响的。

他对台湾财经政策的直接参与,始自1953年担任行政院经济安定委员会职务开始;同年受聘为台大法学院兼任教职。1964年担任《征信新闻报》(《中国时报》前身)主笔,1978~1988年又担任《工商时报》总主笔。近40年中,他言论的影响力不能以他自谦的「一得之见」来概括。后又在1990年出任考选部长,1996年出任监察院长。在这段历程中,他一直不畏一些海外学人对他的批评、财经首长对他的疏远,以敢言著称。

作荣先生之受人敬重,是他才气纵横、勇气百倍;又有深刻的观察、一针见血的评论与万夫莫敌的自信。综观其一生之壮志,就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中国。

当他多年老友李登辉先生于1988年1月接任总统时,作荣先生时任考试委员。在《壮志未酬》的自传中有这样几段:

李总统在改组内阁时,并未请我出任任何职务。李总统应该知道我最适当的职务,当是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结果发表了钱复,真是出人意料。

我一生的职志并不是想做一个有权有势的大官,而只想政府给我一个职位,让我将这一点知识充分发挥,为国家的现代化尽一点心力,而经建会主委正是这样的一个职位。

在经国先生主政时代,虽然赏识他的才华,但没有重用。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当时的几位财经首长,对他正直的个性曾有微言。以前我总认为如果那一时代的几位财经首长再加上作荣先生的参与,必然如虎添翼,更能推动经济建设;此刻我倒有另类思考:正因为双方有一些「紧张」关系的存在,使这些首长更不得不无私无我,全力以赴;也使得作荣先生不得不更严谨地思考与批判,或许反而产生了实质上更大的进步。

作荣先生一生最大的失落,就是中华民国没有变成一个这位「善为国谋,不善为己谋」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现代化国家」。细察今天台湾政治与社会的乱象,能不佩服他的远见?

《壮志未酬》的自传中收集了22篇文章,涵盖了台湾经济发展、治台理念、中国情怀;时间上涵盖了半个世纪。当中最引起我关注的是第16章〈国家统一纲领〉。当时我与一些学者(包括沈君山、金耀基、丘宏达、高英茂等)被聘为国统会第一届研究委员。我们几位在国外教书的教授常回台北开会,认真地讨论过这个重大文件。我自己从不知道这是出自作荣先生的构思,此一纲领对两岸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作荣先生这位融合儒家文化与现代观念的思想家,最大的壮志是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最大的失落是否沉痛地反映在他的自序中的这几句话:「重读本书各文,追忆往事,可知我们那一代的人如何展现士的风范,为国为民,庄严工作;而现今一些政治人物又是如何展现动物本能,自私自利,无耻贪腐,不成比例,不应该为文明社会所接纳。」

政府沉沦、国家方向错乱、企业困顿;但是已找不到另一位王作荣。谁说:江山代有才人出?

【未完待续】

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史话专栏欢迎书摘合作与历史相关文章、照片投稿。

本文节选自《进步台湾:70年代起提倡的「改」与「变」》,作者:高希均,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