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曾建元专栏/台湾人,才能肯定台湾人──胡琏兵团的断后战役(四)

电影翠岗红旗》宣传海报。(作者提供)

谢海筹则突围至江西省寻邬县。民国39年夏天,谢海筹由江西寻邬基地潜返兴宁马仔嶂、宝龙山一带山区,在罗浮镇罗岗镇、黄陂镇、黄槐镇禾村等处策划反攻行动时暴露行踪,8月17日上午,谢海筹于罗岗镇溪尾溪美阳天嶂一处窝坑煮食早餐,炊烟为两名牧童发现通报与解放军兴梅军分区陈毅部队,解放军乃前来围剿,双方发生激战,最后,谢海筹乃于一窑洞中饮弹自杀,与三位卫士共同成仁,解放军则将其遗体运至兴宁大坝体育场钉在十字架上,曝尸三天,陈列示众,架上书一横匾,文曰:「国特谢海筹的下场」。

谢海筹将二子天助、天霖托孤与柯远芬随怒潮学校来台,39年秋天毕业后分发部队,民国40年春节前夕,谢海筹殉国消息传抵台湾谢天助悲愤莫名,乃啮指血书:「霖弟牢记,父仇血债」以挂号寄至金门前线,谢天霖于晚餐后巡视海岸哨兵,进入碉堡,接过传令兵送信,拆开一阅,血书历历在前。当年谢天霖年仅二十,保存大哥血书至今已六十余年矣。谢海筹家族在兴宁尽遭酷刑报复,所幸小妹谢天然避难于香港,而得来台团聚。

谢海筹在民国38年9月率军在粤东梅州地区为胡琏兵团断后,此际闽西汀州地区仍在胡琏兵团控制之中。上杭县长王靖之于38年8月27日先行撤离前往汕头与兵团会合。10月17日,解放军四野第十五兵团第四十八军张书祥第一四四师一营自江西追歼至武平,武平守将杨炯一营七百人遭毙伤俘,武平遂沦陷。次日,解放军四野攻长汀,第七行政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卢新铭出而抵抗,19日不敌而投降。21日,解放军闽西义勇军独立第一、四、七团进攻连城县,俘虏连城县长郑洧仲。至此,闽西全境沦陷。

10月22至24日,胡琏兵团撤离汕头,前往台湾,未及撤离的余部两千官兵,向解放军投降。这一批撤离的兵团,即由台湾海峡转向金门,于10月25日深夜登陆,支援第十八军高魁元反攻古宁头,获得大捷,台湾海峡局面得以稳定,台湾转危为安。两岸形势的日后发展,正如张其昀的建言和蒋中正的规划,中华民国在台湾终于获得复兴,国民党在台湾实施党的改造,其他非国民党势力则被排斥在海外,李宗仁桂系为刘伯承四野追击而全军覆灭,李宗仁部署长江防务时所不乐见的蒋中正台湾小朝廷,果真出现。

文莽彦改编《翠冈红旗》绘本封面。(作者提供)

胡琏兵团是当代中国和台湾史上的一页传奇,在中国大陆全面赤化沦陷之际,竟能成军,不仅救出十万军民学生,也在来台的第一时刻,打赢古宁头和登步岛两个关键战役,挽救国家于危亡,重振台湾军民的信心,此后,胡琏兵团改组为金门防卫军,又在冷战时期坚守国门,使台湾后方得以安居乐业,而能有机会在台湾全民的努力下,造就出中华民国复兴再造和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奇迹。

胡琏兵团固然有其伟大的贡献,但我们也不要忘了那些未能逃出中国大陆的国军官兵,正有他们的牺牲断后,胡琏兵团才能几近完整地撤退来台。

黄镇中在江西的断后抗战,因战况壮烈,被解放军认为是解放江西最艰难的一战,因而在平定赣南后的次年,即有上海电影制片厂派出摄制组来到江西宁都,以翠微峰战役为背景,拍摄了剧情影片《翠岗红旗》。影片由杜谈编剧,张骏祥导演,于蓝、张伐主演,解放军第四十八军第一四四师张书祥部协助演出,描写未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长征而遗留在宁都遭受国民革命军团长萧镇魁迫害的红军战士江猛子家属,终于等到1949年已升任师长的江猛子率领解放军在翠微峰击败萧镇魁后一家团聚。1951年,《翠岗红旗》在第六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上荣获摄影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第一次在世界影坛获奖。

由于电影《翠岗红旗》的受到欢迎,乃有江西诗人文莽彦将之改编为连环画《翠冈红旗》在1955年出版。讽刺的是,文莽彦在无产阶级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政治迫害,身体健康严重受损,于1983年去世。

黄镇中、谢海筹、薛定球,还有许许多多在江西、广东、福建三省断后与敌后作战的国军余部,如李逢春廖其祥、贺维珍、萧家璧和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最终都不幸扑倒在神州大陆上,未能盼到国土重光,民国再造,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历史观中,被定位于「匪特」(土匪或国民党特务)。《翠岗红旗》之类的故事在中国大陆广为流传,自然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镇压反革命的观点,对于民国遗民大加侮蔑。我们也不必否认,在那个前现代的世界,国共的政治斗争,还充满着中国历代改朝换代过程中一贯杀戮、镇压的色彩,所以从不同政权角度,往往忠奸难断。然而唐太宗李世民〈赠萧瑀〉诗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那个到处引清兵入关、卖国求荣的时代,我们仍看到有一批断后国军发扬了忠义的精神,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哪怕他们纵横山林、苦撑待变,其实也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我们并不相信他们全部真的认为国军有能力在短期之内反攻大陆,而这种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自期自许,正是永远值得我们追念和颂扬的人格典型。无论如何,他们自我的牺牲等同于为台湾的间接付出,在中国大陆的大地上,这些曾经是民国文武官员的菁英,至今仍然被视为匪特,人格蒙尘。黄镇中、谢海筹等人都入祀于台北忠烈祠,四时受到国家的尊崇,虽然其事迹大多不彰,少有人能知道。

在中华的大地上,除了在台湾,除了我们台湾人,没有人能公开肯定他们的努力,并且向他们道声感谢。但愿台湾的民主化经验,今后能带领中国走出成王败寇的历史循环,政权的争夺不再凭借暴力,而要依靠人心向背,以文明的选举方式让人民来做成选择。中华民国所继承的中国辛亥革命宪政共和的历史任务,能在台湾延续下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党国体制因为结合了科技监控的技术而变本加厉地压迫中国各民族人民时,台湾对宪政民主和法治人权价值的坚持,成为中华世界里弥足珍贵的文明资产,而至少从维护辛亥革命薪火的这一角度,我们就必须尽一切力量反对共产党国体制,保卫民主的台湾,和争取中国民主化的一切可能,而不要让这些抵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无名英雄们成为历史的尘埃,白白牺牲。(完)(作者为国立中央大学客家语文暨社会科学学系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