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对台湾前途的关键性

福隆

目前台湾核者或拥核者意欲说服对方,无异于「与虎谋皮」。

反核者认为:(1)没有非建电厂不可的必要性。(2)不能保证核厂永不出事。(3)核四施工品质差,万一出事灾祸滔天。(4)核废料问题无法解决。

拥核者认为:(1)核四有必要性。(2)理论上灾祸机率虽不可能为零,但一切均可管控。(3)建厂工程品质确认安全后核四才会运转。(4)核废料问题可以解决。

综而观之,反核者以常识推论、道德人性以及现实数据为论理基础,已将主要论述推上台面。拥核者则从经济科技层面提出抗辩,但对于常识层面的沟通似乎力有不逮。因此,本文将仅就反核者的某些疑虑做进一步的解说,希望借此补充拥核论述的缺失,并使其更具说服力。

质疑一:没有核四台湾的总发电量仍然足够,核四没必要。

解说一:会受天候、地理、政治、军事、外交、经济、运输、社安价格因素影响能源都属于不稳定能源,不能夜以继日地提供电力。一旦影响因素发生变化,不稳定能源势必无法发电,造成缺电。此时若无其他备载电力立刻补上就会发生断电,造成民生不便、工商百业损失,甚至发生意外与危机。因此,能源供应组合务必包括能一天24小时稳定供电的核能水力燃料电厂,以其提供基载电力。依台湾现实条件与减碳要求,核能是稳定供电的首选。

由于运转中的三个核电厂将陆续退休,若无核四补充能源缺口,供电的稳定性会受影响。若以多座燃料电厂代替核四,则马上面临增加投资、觅地、环保、减碳等诸多头痛问题。

质疑二:良好的节能省电生活习惯是现代化趋势,用电量少了便不需要核四的电。

解说二:供电足不缺电,用电少可省电,但是都不能因此使电价下降。只有使用便宜的能源才能使电价下降。美国耗费大量研发经费探寻新能源,逾半世纪的努力仍得水力与核能是价格最低、稳定度高、几无排碳的结论。由于台湾没有大量水力资源,核能是降低电价的唯一选项。台湾目前核能发电的比率甚低,更是没有废核四的条件。

制造高科技产品国家,电价高或许不是问题;制造中低科技产品的国家,电价高一定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非但产品丧失国际竞争力,而且会产生国内的物价的飞涨,重创经济民生,即便贬值货币亦无济于事。这也是日本福岛核灾之后,除了必须采取日币贬值等财经措施之外,也恢复核能供电以救经济民生。至于德国,其核能供电比例高出台湾甚多,又是高科技国家,故有减核的本钱。即使如此,其减核速度甚为缓和。过去台湾核能供电比例高,经济起飞;近年该比例降低,经济疲软。韩国的走势与台湾刚好相反,未来核电比趋高,经济超越台湾。再看菲律宾,连唯一的核电厂都无法使其运转,不论是否因缺乏营运科技人才、环保考量,或其他任何理由,结果是经济凋敝,大量人民必须出国出卖劳力。

疑虑三:天灾永远不断发生,既然连工作严谨工业发达的日本都无法预防核灾,核四迟早也会酿成灾害。

解说三:万年之内海啸袭台的机率甚小;若袭台湾,袭中核四的可能极微;若袭中核四且核四仍在服役运转,可能性低;即使核四在运转中被海啸袭中,核灾也不会发生,因为核四已建立多重阻绝防御措施。其实,日本福岛核灾是人为因素导致,无法在他处复制。

过去核灾都发生在科技先进国家,发展中国家反而无重大核灾记录,足证人事与管理才是核安最重要的因素。台湾核厂的人事与管理均由一流人才负责,核安层级当然翘楚全球。

地震发生的频率远较海啸为高,因此核厂的选址与「建筑弹丸性」甚为重要。当建筑体较周遭的地质坚固,形同弹丸,这种建筑物防震力特强。就地震而言,何时何地会发生何层级的地震无法以现代科学准确预测。若根据推测,地震早该把美国南加州裂解推入太平洋海中。但今天南加州人民马照舞照跳,没人急着搬离这个房价贵得离谱的地方。过去极少数人因经济因素搬到别州,却碰到龙卷风而丧尽家财性命。由此可见,短促的人类生命无法预测以亿万年为计算单位的地球动向。

从长程看来,发生核灾的机率理论上不是零,台湾沉入海中的机率理论上也不是零。从短程看来,百年内日本帝国已兴衰起落数起,大陆崛起亦为近数十年内之事。我们与其担心千万年内可能偶发的天灾,不如更实际地注意数十年内一定会发生的能源缺乏问题,以及数年内就会变得更为严峻的经济民生问题。

疑虑四:电力学权威陈谟星教授对核能的效率与安全有重大疑虑,为反核提出强力专业背书。

解说四:陈教授确有宝贵的电机经验与省电理论。他认为电压不平衡时感应马达会产生振动并降低效率,若发生共振则更为危险,甚有道理。针对这项忧虑,所有核厂均应装置正确硬体以避其害。他怀疑台电所报核能电价成本过低,涉及作假。本文对价格争议无法置评,但若做假帐便可使电价大降,则认为没有立刻追究的必要性。

陈教授提到「风力发电很简单,发便宜的风电却要很高的科技」。确实如此,但也正因为缺乏相关高科技以及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台湾目前风力发电十分有限。至于他认为「发展核能会造成再生能源与其他能源为核能服务」,从理论上说是正确的。以台湾的条件不可能做到以不稳定的再生能源为基载电力。

陈教授以为「发展核能所制造的一个工作机会,若用以发展风能则可制造出500个工作机会」,恐怕言过其实。若真如此,删除核厂一千名员工便能产生五十万个就业机会,可立刻解决严重的就业问题。又若循此论点逆向思考,我们将会得到「核能工作效率何其高!」的结论。

术业有专攻,行行出状元,但论及国策大计则必须集思广益面面俱到,不能尽赖权威一己之见,只求实现个人理想愿望。确实,世界上有许多权威专家,将其毕生领悟与经验以「想当然耳」的方式推演出学说理念,形成学门教派。其本意良善,却因未经考验而缺失甚多。以李远哲博士为例,他常驻教育学术界,但推动教改却无成就贡献;曾经拥核如今反核;两度推荐阿扁当总统却使全民受害;曾经劝青幼学子莫如垃圾桶般地吸收垃圾知识,却未考虑学子们无辨识垃圾知识的能力。诸此等等不一而足。

质疑五:建核四已耗费三千亿元,还要花不知多少钱才能完工。许多拥核者与核四工程利益有关,应立即停建核四。

解说五:认为「拥核与核四工程利益有关」的论点会导致「反核与沾不到工程利益有关」的反证,故不宜就此争论。质言之,政府有责任查出并惩处贪污舞弊失职人员,否则民心不服;没有核安认证便没有核四的原则不能妥协,否则抗争不断。

三千亿元不是小数目,要卖三兆元以上的产品才能赚那么多钱。十二年国教因每年缺35亿元而有排富条款之议,故此争论不休窒碍难行。若有三千亿元可用,则能提供近百年经费所需。

台湾在半世纪前妥善运用为数不多的美援经费,有助于在1970年代创造经济奇迹。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明知中国穷到冒了烟,仍要求天价赔款,借以随后打败俄国建立大日本帝国。不由分说,一笔资金适切地运用不但可救急图存,甚至可脱胎换骨改变历史。

总之,不论何由,现在政府变穷了,国际经济不景气赚钱又特别不容易,对这笔已为核四投下的三千亿元,我们必须做关键性的抉择,绝无轻率地做废弃决定的道理。

●作者丘福隆,美国洛杉矶,生物科技业。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