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旺书房》《易经来自古圣经 首集:古埃及的希伯来故事》

本书由艺术蔡欣蓓所设计之精美封面及21幅原创插画,采用四色全彩雪铜纸印刷,加上意义深邃、视觉美观图文排版,使得这些插画本身即有艺术收藏价值。(作者提供)

易经来自古圣经》是一系列对于《易经》与《圣经》关系诠释的著作,作者丁达刚认为撰写《易经》的周文王(周文王的时代相对于以色列民族的前身时期),曾经阅读或受到《圣经》中的「摩西五经」-即〈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以及接续的〈约书亚记〉、〈士师记〉、〈路得记〉,共八卷书的启发或启示。

在这部《易经来自古圣经》著作中,作者由《圣经》前八卷书的记载与《易经》六十四卦文字的比较,推论与猜测《易经》的内容主要是以周文王当时受拘禁的心情描述与比附着周人的愿望,其中不无可能将周人比做受压抑的以色列人,而将殷朝比拟为埃及,殷王比拟为法老王。所不同的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后,逐步地建立起以色列民族以及犹太宗教,而周人则推翻了殷人的统治,建立了中国史上最长久的朝代-八百年的周朝。而在周朝的后四百年的东周-史称春秋战国的时代中,蕴育出各家思想争竞与汇流的中国文明。由此,《易经》是否为周文王一人所作,是否周文王假托《易经》描绘出《圣经》早期的写作,属于文字解析层次,关键在于东西两大文明的发韧,由此似皆源于上帝的启示,笔者认为这是作者丁达刚的解读所指向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以《易经来自古圣经 首集古埃及希伯来故事》来看,作者丁达刚运用四个卦象,「离卦」、「坎卦」、「涣卦」、「大壮卦」,分别对照圣经中关于古埃及时期希伯来人的几段重要的故事,来推论这四个卦象就是描绘摩西受到上帝呼召,带领居住埃及四百年的二百多万已成为奴隶的以色列人(即希伯来人)离开埃及,以及以色列人的先祖亚伯拉罕受上帝呼召献出独生子以撒为燔祭,和以撒的儿子雅各(上帝赐名以色列)的儿子约瑟被卖至埃及,成为法老王的宰相的故事。作者在安排四个卦象的解读顺序上,并没有以历史时段上(chronicle)以亚伯拉罕献以撒为燔祭为先,而以以色列人出埃及为首,有他的思维,而是否受到台湾急切寻找脱困方向心理影响?有待他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