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忆空军数起飞安事故(刘良升)

在莫拉克风灾殉职的台东县员警江文祥、许金次,以及演习失事的空军中校飞行官张良元, 3人的英灵在国旗的引领下,入祀台东忠烈祠。(中央社)

隶属空军二联队的一架幻象2000单座战斗机,在3月14日自台东志航空军基地起飞执行例行战训任务时,疑似是返场时飞机机械故障,驾驶员果断跳伞最终平安获救,但座机却坠落于太平洋之中。我与自空军台南一联队修补大队管程分队退伍的魏兄聊及这起飞安意外时,当年服役时我与空军的情缘又不觉历历在目了。

我约在30年前服务于海军舰队直升机大队修补中队,除了照料海军第一代500MD/ASW反潜直升机外,并近距观察接触第二代S-70C反潜直升机自美国返国组装入列服役。由于海军本身的航空维修能力有限,所以必须委托空军在屏东和台中水湳的后勤指挥部,来定期检测滑油和执行大修,所以我也有机会因公造访空军六联队所在的屏东空军基地多次。

此外,空军作战司令部出版的《飞行安全》月刊,更是负责飞行安全的我每月必读的刊物。在最后4个月的役期,我又奉命由西海岸高雄左营军区海鹰基地,换防到新建的东海岸花莲神鹰基地。所以虽然在海军服务,但是基于业务需求和个人兴趣,我对空军的作业和部署也略知一二。

海军神鹰基地就位于空军八联队(现已裁撤,改由五联队进驻)花莲机场的西北端,属于同一个营区防卫体系。当年身着深蓝色制服的空军警卫兵,全副武装骑着自行车上岗的哨所,与卫戍本单位着丛林迷彩军服步行上哨的海军陆战队卫兵的据点,仅仅隔着一条飞机滑行道相望。

当年国防部已执行十多年之久的建安计划已接近尾声,所以花莲机场除了民用的花莲航空站大楼,以及空军所属诸如塔台、棚厂(hanger)、办公楼等基础建筑外,散落在滑行道旁的飞机掩体已达到「一机一堡」(每一架战斗机拥有一座专属飞机堡供停放)的要求,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机堡顶端还有栽植的绿色植被,与机场本身的地面草皮连成一气,绿化伪装得相当不错。(虽然从卫星彩色空照图观之,进出机堡的灰色水泥滑行道就露了馅了!)

另外,在我们西侧两公里许,就是海拔1千公尺拔地而起有着近70度峭壁的加礼宛山,她的山脚处就是空军在花莲的另一处重要据点──佳山基地。其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佳山基地山洞内开凿出来的神秘巨大机库,据说可以停放约250架战斗机。且山麓所在地以巨量土方填实出来的台地上,还构筑了一条沿山的标准飞行跑道,真令人对于该军事工程的浩大啧啧称奇!

空军花莲基地(花莲航空站,下)及佳山基地(上)。(范扬光摄)

花莲台东一带如此的军事部署,正是建安计划中规画将空军的主要战力深藏于山洞之内,好在战争时期一旦台湾本岛西部机场承受第一波的袭击后,空军仍然得以在东部保有足够的战力进行第二波的防御作战,这对战略纵深有限的台湾本岛,在当时的建军备战思维下,是不得不为的举措。

而绿叶成荫的加礼宛山北侧,有一小块山壁呈现童山濯濯的黄土状,与周遭被原始森林覆盖的深绿色极不协调。据一位家住花莲的同袍所言,那正是1989年10月中华航空公司一班波音737客机的空难失事撞击点。

原来花莲机场军民合用的机场主跑道是东北与西南再略微偏北的走向(跑道的方向亦可视为从南北轴线顺时针转30度的位置),而飞机在跑道上起降的方向是随着实际风向,而由花莲空军的塔台管制人员决定。所以花莲往台北的民航机,如果当时起飞的方向是由西南朝东北,则飞机拉高后可以继续维持航向在太平洋海面循着海岸线朝北方翱翔。相反地倘使飞机是由东北朝西南起飞,则飞机爬升时必须向左侧进行一个U型大回转,一方面可以避开正前方阻隔去路的中央山脉主峰,另一方面则顺势将飞机修正回到朝北往台北方向的路径。

而1989年的失事班机正是由西南朝东北方向海面起飞,但是航班机长过于疏忽和自信,硬是潜意识内错误地向左侧进行一个不需要的大U型反转,反而将客机猛烈地撞向加礼宛山北端耸立的山壁,客机所携带的燃料顿时引发一片火海,54名机组乘客瞬间殒命。这段往事让我在雾起之际向该处远眺时,尚有阴森狰狞的感觉袭上心头。

而魏兄提及在1990年3月24日当日有3架同属新竹二联队的F-104星式战斗机,于十分钟的间距内在桃竹地区失事,造成3名飞行员殉职,自此素有「寡妇制造机」恶名早就老旧到必须汰换的F-104战斗机,被迫进入了「半冬眠」的状态,即便名义上也要苦撑到第二代战斗机(国产IDF战机,美制F-16战机,和法制幻象机)服役后的1998年,才能正式卸下重担。可想而知昔时空军每个联队仅有的20来架F-5E/F-5F战斗机的巡防任务压力有多大了!

那年汉光演习的统裁部,就设置在我们海军神鹰基地营区内。某日值日官宣布将会有20多名中将和少将进驻我们单位,要大家「长眼」些。在我退伍的前3天,正庆幸在服役期间本单位没有重大飞安事件发生(只有一起500MD/ASW反潜直升机飞行时,所携带的烟标自飞机挂架上脱落,砸坏了左营军区汽车大队的屋顶,所幸无人员伤亡),不料隶属花莲基地的一架F-5E战斗机(编号5152),于执行基本攻防训练时坠海失事,飞行员跳伞失踪,我们在同一营区的海军同仁也表哀悼,也着实替当年尚未正式展开的汉光演习蒙上了一层阴影。

岂料2009年,我的小学同届同班唯一的飞将军──空军张良元中校,也不幸驾驶F-5F战斗机(编号5410)在澎湖外海失事殉职。抚今追昔,深感战斗机飞行员这项高风险高压力的职务,其个中的心酸不是外人容易领略的,同时也在此祈祷空军能确保飞行安全,并向这些保卫台海安全的飞将军们致敬!

(作者现居美国德州休斯顿市)

【刘良升专栏每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