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火鸡东施杠上武松 鸟界阿凡达小俩口不对眼

▲ 食火鸡头冠丛林中移动时可拨开藤蔓。(图/台北市立动物园

生活中心/台北报导

台北市立动物园日前出动吊车、小山猫和近20位保育员,为重量级的鸟类雌性食火鸡「东施」搬新家,「东施」与雄性食火鸡「武松」成为邻居,但两只鸟界阿凡达忙着巩固领域,时常踢网相互威吓,激动时脖子鲜红色的肉垂还会充血,园方希望牠们能尽弃前嫌,在4至6月间繁殖季共谱好消息。(看更多~鸟界阿凡达食火鸡)

动物园表示,食火鸡分布在新几内亚南部的低地雨林、附近群岛和澳洲东北部,是世界上第三大鸟,虽然属于不会飞的平胸鸟类,但在密林中的移动速度小时有50公里,往上跳跃可达1.5公尺,泳技更足以横渡小型河流,鸟类中的运动健将当之无愧。

动物园指出,食火鸡两脚各3个脚趾,都有锋利的爪子,最内侧的趾长12.5公分,像匕首一样锋利,是保护自己的利器,对保育员而言,也是要特别注意的潜在威胁。所以这趟搬家就算只是移动到附近的栏舍,保育员们可都不自觉的绷紧了神经

▼ 保育员用面包丁为食火鸡「东施」引路。(图/台北市立动物园)

搬家前3个月,保育员就将准备搬迁用的木箱子放在展场,让「东施」逐渐熟悉并愿意进去用餐,等吉时一到,保育员像往常一样放好食物,在「东施」踏进箱笼的刹那,立刻无预警关上门,被激怒的「东施」如预期般踹箱子表达抗议,保育员则以最快的速度将箱子吊挂到小山猫上,往附近栏舍移动。

「东施」抵达新家走出箱笼后,在陌生的引道徘回了近1小时,隔壁大灰袋鼠都凑过来看热闹,最后保育员先用面包丁引路,再拿着安全挡板催促「东施」,总算让牠快步走进新家的户外空间。

由于食火鸡是独来独往的动物,除了繁殖季节绝不容许其他食火鸡踏进自己的领域,「东施」搬到新家的第2天就和隔壁的「武松」隔着不锈钢网宣战,谁也不让谁,激动时脖子上鲜红色的肉垂还会充血,不了解详情的人乍看之下,或许真有可能以为牠们正在「吃火」。目前两只还忙着巩固领域,园方希望4至6月进入繁殖季节后,牠们能尽弃前嫌共谱好消息。

南方食火鸡的保育等级属于易危物种,因栖地消失及破碎化,野外族群量估计约1500至10000只。

南方食火鸡小档案 英名:Southern Cassowary学名:Casuarius casuarius分类鸟纲 鸵形目 食火鸡科分布:新几内亚南部的低地雨林、附近群岛和澳洲东北部食性杂食性,以蔬果为主食,也会吃种子真菌、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型态颈部无毛,皮肤为紫蓝色头部角质的冠,颈部有2条色彩鲜艳的皮褶腿长而粗壮,翅短,脚具3趾,趾爪锐利,成鸟羽毛为棕黑色雌雄型态差异极小,雌性略大,颜色较鲜明体型:身高1.5-1.8公尺,有些雌鸟可达2公尺,体重平均58.8公斤保育等级:易危

▼ 鸟界阿凡达「食火鸡」。(图/台北市立动物园)

看更多~鸟界阿凡达食火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