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过敏性疾病日:食物过敏≠不耐受,咱们可以用这4点加以区分
每年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之所以设定这个节日,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进而共同预防过敏反应以及过敏性哮喘。
据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对30个国家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在这些国家的12亿总人口中,大约22%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结膜炎、湿疹、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
食物过敏,最为普遍
所谓的食物过敏,主要指的是对某些特定的食物,或者含有某些特定成分的食物产生过敏,从而出现不良生理反应的现象。
而食物过敏的患病率近些年明显增高,婴幼儿以及儿童的发病率相比成人更高,但个体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
这种疾病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能发生,但婴幼儿以及儿童最先容易出现这种反应,发病率也比成人高许多,4-6月龄是食物过敏的高发年龄段。
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究竟有啥区别?
所谓的食物不耐受,主要是某些人对某些特定的食物不能消化吸收,从而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
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虽然都是人对食物的不良反应,但是两者存在很大的区别。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理不同
食物过敏的原理是免疫系统将某食物误认为是有害物质,从而启动免疫防御系统来对抗食物,引发不良生理反应。
人体对某种食物过敏,是由于血液中存在专门针对这种食物的免疫球蛋白E,吃了这种食物时就会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抗体与食物出现了不良的生理反应,这些反应就是食物过敏现象。
食物被吃入人体后,正常情况下会被消化成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消化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消化酶催化,但有些人的体内缺乏对某种食物的消化酶,就无法消化这种食物,还会引起不良的生理反应。这就是食物不耐受的现象。
也就是说,食物过敏是人体多出了特定的免疫球蛋白,而食物不耐受是人体中缺乏特定的消化酶。二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
2、发作速度不同
食物过敏一般在接触过敏原后,只要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内就会出现症状,发作速度快,症状明显,是急性病。
而食物不耐受一般在接触不耐受的食物几天后才产生反应,发作速度慢,症状不明显,是慢性病。即使二者发作的速度有明显的差别。
3、症状不同
食物过敏主要症状常常是:皮肤红、肿、瘙痒,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严重时甚至可以危及生命,所以有观点认为:食物过敏危害不亚于毒药的危害。
食物不耐受主要症状有:头痛、关节痛、失眠、湿疹、便秘、腹泻,症状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可发生在全身多个系统都可能出现反应。
4、防治方法不同
预防食物过敏主要以避开过敏原为主,对过敏的治疗一般采用脱敏、抗过敏的措施。
可诱发过敏的食物,比较多见的有:牛奶、鸡蛋清、虾蟹、贝类、腰果、花生、芒果、菠萝、菌菇、海鲜等。
食物不耐受通常采用忌食或者轮替的方法来解决,常见的不耐受食物有:牛奶、鸡蛋、小麦、玉米、坚果、大豆、贝类等。
综上所述,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的根本区别是:人体中多出了不该有的物质和缺乏该有的物质之差异。
即:一个是缺乏该有的东西,另一个是存在不该有的东西。而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找到这两种现象的根本病因。
对于食物过敏的人而言,日常就需要从源头预防食物过敏反应。
当确定好致敏原后,咱们就需要严格避免摄入含有该物资的食物,在购买食物时需注意仔细查看食物营养标签上的配料表等信息,不买含有致敏原的食物。
同时,当在饮食清单上去除某种致敏食物,咱们还需用其他食物作为代替,来补充所损失的营养价值,让营养达到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