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祭祖之旅 降低大陆对台敌意(汤绍成)
前总统马英九抵达浦东机场,在机场停机坪接受国台办副主任陈元丰一行欢迎。(蓝孝威摄)
27日下午,马英九前总统等了36年终于踏上大陆,开始祭祖之旅。这是两岸分治74年以来,第一位踏上大陆的中华民国卸任元首。马英九行表示,希望这次带大学生去交流,能够透过年轻人改善两岸氛围,让和平能够更早来台湾这里。这也是马英九继「马习会」之后的历史性之旅。
值此美中对抗日炽与两岸关系紧绷之际,马英九的大陆行确实可对美中台三边关系的缓和做出重大贡献。尤其,宏都拉斯才刚与我国断交,蔡总统又即将过境美国发表演讲并和反中大将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会晤,马英九此行当可使北京降低对台湾的敌意。
行前传闻北京方面预计高规格接待,由负责港澳事务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丁薛祥接机,但最后是由国台办副主任陈元丰在浦东机场迎接,马英九也并未在浦东机场发表谈话,想必是双方有意降低政治意味。估计在行程最后回到上海时,可望会晤负责台湾事务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以高规格展现了北京对马英九此行的重视与诚意。
这次12天的行程里,马英九不去北京与西安,只在两地之间的大城市参访及赴湖南祭祖。由于北京的政治性过高,这次也没有「马习二会」的安排,自然降低不少政治意味。同时,访问团也避开西安皇陵,亦可减少一些有关中华民族认同问题的争议。就算可以见到大陆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及国台办主任宋涛,因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2月访陆时也都见过,算是先铺好路了,会见的敏感度也十分有限。
综观整个参访行程,「抗战之旅」的成分稍高,其中包括南京、重庆与上海等,这可凸显国民党抗日的功绩,唤起大家对国民党的历史记忆,也可刺激日方的反省。但因国民党现行的政策是「亲美、友日、和陆」,对于友日政策是否加分,值得商榷。若能参访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科技园区,对于两岸未来的合作必定可以加分。
至于与蔡英文访美行程撞期,表面上看纯属巧合,主因早在农历年前,马办就已经开始规画,当时蔡总统的行程尚未公布。但进一步观察,马英九此次祭祖之行时间比较确定,必须安排在清明节前后,反观蔡英文的访美行并非参加友邦元首的就职典礼,因而时间比较有弹性。由此也可以推测,两者之所以撞期,是蔡英文有意要降低马英九行程所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高,而且政府能得到的资讯自然要比马办更加灵通。
马英九此行带了30位大九学堂的学员,只有少数幕僚随行,虽其中有成员也参与了2015年的「马习会」,但政治意味很低。当年马英九在马习会时已完整铺陈他的两岸立场,包括九二共识、两岸问题和平解决、两岸加强交流、双方建立热线,以及振兴中华文化等,其中九二共识是基础,其他如今也都还可一体适用。至于有关「中华民国」一词,敏感性高,但在南京中山陵国父遗嘱中已经明列,亦可顺其自然。
虽然有绿营人士批评陆方此次以「马先生」称呼马英九的作法是贬低马英九的身分,应以「马前总统」称之,但这明显是两国论的举措,反而抹煞了马英九此次访陆的和平心意。
在3年疫情的阻隔之后,马英九此行当可对两岸的各种交流产生推波助澜的效果。尤其2024大选极可能是「和平和战争」的对决,马英九的大陆行可望对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有加分效果。而一向「倚美抗中」的蔡总统也即将过境美国,双英对两岸政策的亲身演绎,将可作为选民2024投票的最佳参考。
(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