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零碳路径只是画饼充饥(杜震华)

「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及策略」,由行政院国发会领衔,环保署等共8个相关部会联合具名发布。(图/本报系资料照)

在千呼万唤下,政府终于公布了「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及策略」,由行政院国家发展委员会领衔,环保署等共8个相关部会联合具名发布,总算对近1年来外界不断的质疑和呼吁有所回应。

在公布的82页说明中,详细阐述了追求「2050净零碳排」所涉及的各种层面,包括最重要的几种路径、推动的做法和相关法规配套。只是公布之后,立刻引来了能源专家梁启源教授的批评,认为它偏向于概念性计划,缺乏分期实践目标,仅设定了大方向目标值;要成为具体可行的减碳路径,仍有许多东西待补充。梁教授以目前绿能的发展状况没有一年是达标的,质疑这套路径图只是概念,未来也难以达成。三大工商团体更是炮火猛烈,认为在台湾的自然环境限制下,绿能要达到6成是「做不到的空谈」。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做「调整成本」(adjustment cost),它认为要达成目标的成本高低,和调整所需的「时间」有绝对的关系,在目标固定之下,由现状调整到目标状况的时间越短,必须投入的成本就越高。站在企业的立场,在「短短的」30年内要达到「净零碳排」,加上不使用低廉的核能,其成本就会变得很高,高到台湾的产业界无法负荷,所以根本是达不到的「空谈」。

在政府公布的「路径及策略」说明中,并非没有成本观念;它在「预算规画」部分估计在2030年之前,政府(包含国营事业)必须投入9000亿元的预算或投资,相关计划所释出或带动的民间投资机会将达到4兆元以上。姑且不论这项估计是否正确,即使假设它是正确的,政府或国营事业的部分当然可以由政府自行规画,但民间的「投资」部分(短期内企业应视其为营业「支出」)高达4兆元,也就是每年的减碳费用高达5000亿元,除了上市的大公司可能面临欧盟或后续加入国家要求交付碳税的风险,愿意做此项「投资」以外,台湾众多的中小企业(甚至不少大企业)可能都不甘于「认命」。从最近要求农地上的违章工厂必须申报,但到届满大限仍有成千上万的工厂抗命不理的状况,就可以预知未来这个「路径及策略」将可能面临的状况。因此,如果只是提供目标,以及提供「经济诱因」来诱导企业界遵循这些路径来达成目标,极可能是「缘木求鱼」。

在目前公布的「路径及策略」中,几乎没有任何的查核点,只有在2040年时设定了所有市售的汽车和机车都必须是「电动车」和「电动机车」,也不禁用非电动的车辆,缺乏有效作为来确保2050年自动达标。而鉴于政府目前对「绿能没有一年达标」的外界批评装聋作哑,可以合理预期,未来路径和策略未能达标时,民进党政府对外界的回应极可能也是「已读不回」,反正「全家就是我家」,不管2050是否达标,决策者早已安全下庄了。

因此,若蔡政府是要「玩真的」,目前的规范是远远不足的;除了将净零排放「入法」、实施「碳定价」、征收「碳费」、推动「碳交易」、建立「碳盘查」法规和系统及修改相关规范之外,必须在法规上对无法配合减碳的企业建立较严厉的罚则,才能发挥实际的效果。否则,以政府「选票至上」和「官惰民刁」的现况观之,前景将极度悲观。(作者为华梵大学兼任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