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民防大军不是战力(陈国铭)
民防大队将增加执行情报传递、物资配送等任务。图为民安10号演习。(本报资料照片)
日前总统府举办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首次会议,五大主轴为民力训练运用、战略物资盘整暨维生配送、能源及关键基础设施维运、社福医疗及避难设施整备,及资通、运输与金融网络安全。后续会有小规模实兵演练,国安会副秘书长徐斯俭在会中指出,未来预计培训40万可恃民力。整体来说,五大主轴主要涉及民防业务,惟民防业务早有业管单位,致使韧性委员会等附属结构成为叠床架屋,更麻烦的是40万民力要从何而来?惨的是即使培养80万民防大军都不会是战力。
人类在漫长的战争史中,慢慢演变出后备动员与民防概念,这些民防人力能支援军力的大概就是「人力数量」。例如二战库斯克会战前夕,苏联动员含妇女的民力沿线修筑工事、挖掘壕沟。这种动员民力与后备军人的想法目前还看得到,例如汉光演习期间有所谓「军勤队」填补空军基地受损跑道的演练。而后备兵力被运用极致的表现,则以军方「战耗梯队」的文字最为惊悚。因此,有关40万可恃民力的第一个大疑问是,这40万人是可牺牲的,还是要被保护的?
其次是这40万大军能做什么?依各国民防业务实际经验,在持久战帮助军队、稳定政府运作的是警政、消防与医疗人员,在历次民安演习各县市单位消防局为主导机构就可凸显这一事实。其他能帮助政府在战时维持民众生活的机制,主要是指油、气、水、电设施完备与相关服务是否持续,万一遭敌攻击与破坏,修护是由「特种防护团」处理,成员就是来自这些机构的组员,这在《民防法》都有详细规定。
台湾民防业务近几年的成效表现在历次的民安演习,除了关键基础设施的修复,也提供灾民饮食、休憩,甚至是遗体处理、灾民心理辅导。这些民防业务主要目的就是维持社会日常运作,让军队专心作战,不必分心从事救灾与保护灾民。
因此,社会防卫韧性翻成白话就是,民众在面临战争破坏时「忍饥耐寒」的能力,这种忍耐随着战事延长或物资消耗殆尽而缩短,因此真正能体现韧性的指标,其实是家中各类急救、水电、粮食存量的多寡。
政府强化民防业务是好事,台湾民防业务早已实兵验证多年,虽有待改善但也不必叠床架屋的成立韧性委员会,政府倒不如拨足经费、充实每户家庭的地震抢救包会更实在。毕竟社会韧性来自于囤积物资的多寡,不是任性的开会就可以解决的。
(作者为全球防卫杂志采访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