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竹筏「IRA号」跨越黑潮!12、13日从台东出发往绿岛

▲IRA号航行在太平洋畔。(图/文化部,下同。)

记者蔡绍坚台北报导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2017年共同合作推动「2017跨越黑潮复现3万年前台湾冲绳之间航海探索计划」,其中的史前工艺竹筏「IRA号」,在台、日双方合作下,已顺利建造完成,并预计于6月12或13日由太麻里至大武间沿岸或更南边出发,跨越黑潮划向绿岛

刺桐部落阿美族语叫作「fuda-fudak」,族人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个世代,是阿美族的传统生活领域。9日上午由头目理事长、部落主席等人在刺桐部落(fuda-fudak)杉原海滩,进行祈福仪式,并由台、日双方分别介绍本次合作计划的内容,也正式将划手介绍给大家。

李玉芬馆长表示,日本考古学界研究日人来源,一致同意史前时代人类进入日本列岛的推测路径有三,分别为3万8000年前的「对马海路」(从朝鲜半岛经由对马海峡,自九州登陆)、2万5000年前的「北海道海路」(从欧亚大陆北部途经库页岛跨津轻海峡)及3万年前跨黑潮的「台湾冲绳海路」。

▼台日划手:左起内田沙希宋元开、张宏盛、铃木克章、原康司

尤其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海部阳介先生,根据动物分布、海流、以及旧石器时代人类遗迹、人骨的DNA等因素推测,3万年即已居住在冲绳列岛上之史前人类,极有可能是经海上航海而由台湾迁徙过去,因此促成这项实验航海计划。

目前制作完成的竹筏正在试航,若航行绿岛能成功,2019年就要挑战划向日本。因为日前太麻里海岸地形较不适合竹筏每日上、下海,所以目前都停泊在杉原海滩进行训练。另外,因台东到绿岛、兰屿间海底有火山地形,黑潮流速在这里最快,到了花莲外海就会减缓,因此建议由南边出发,划到黑潮时让竹筏顺水流往北漂。

海部阳介教授表示,非常感谢日本与台湾媒体对本次计划的重视与关注,也感谢由LAWAI先生领导的造船团队及计划的志工朋友们,以及林务局同意由台东林管处协助上山取材,更感谢史前馆共同合作研究及给予的各项协助。

▼刺桐部落头目、部落主席、理事长等人进行祈福仪式。

竹筏近日都在进行划行训练,昨日更试着在黑潮上划行,台东外海黑潮的流速,比预期中的更为快速,因此正式启航的位子目前还在考量,今天会沿线勘查,也暂订6月12或13日正式出发航向绿岛。未来目标则是挑战2019年由台湾长滨划到冲绳与那国岛

IRA号竹筏长11公尺,设置5个划手的位子,每位都有海上皮筏艇的经验,日本来的3位划手也都曾参与2016年草船航海计划。其中内田沙希是该次团队唯一的女生,她具有星海导航知识,对于再次参与『跨越黑潮』计划,表示非常开心,也会全力以赴。划手之一的原康司,具备阿拉斯加及九州至韩国的航海经验;铃木克章也参与过2016草船航海计划;来自台湾的划手63岁的宋元开先生,是团队中唯一曾经从台湾花莲划独木舟到过与那国岛的专家,但他也表示独木舟跟传统竹筏毕竟还是不同,会尽力达成目标。其中唯一一位台东子弟张宏盛先生,曾以独木舟绕台湾一周,因此获选为此次的划手。此外,还有来自与那国岛曾参与2016年草船航海的村松稔与大部渉两位贵宾。都将随着IRA号竹筏,尝试跨越黑潮抵达绿岛。

由于本计划受到各界瞩目,日本NHK电视台与台湾公共电视台均派出团队随行进行完整纪录与采访,希望将历史性的一刻呈现给台、日两国人民。史前工艺造竹筏完成后,若能顺利跨越黑潮划底绿岛,本次航海探索计划可获得初步的成功。计划经过再研究与修正后,将可期待于2019年,由台东长滨划向与那国岛,验证「台湾冲绳海路」研究的可能性。

▼IRA在阿美族语是在那儿的意思,意指竹筏能顺利的航行到那儿去。